第61章
申论热点:“问题农药”诱发“毛田事件”
5月以来,南方稻区早稻田间管理进入了集中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季节,而这一时期也成为农民生产性中毒的高发期。前不久,湖南省湘乡市毛田乡32名农民集体中毒事件再次敲响了防范“问题农药”的警钟。
“问题农药”居然来源于合法渠道
5月9日下午6时许,毛田乡所辖的芬水村、榔树村先后有4名农民在喷洒农药后出现中毒症状,到晚上7时许,全乡先后有32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乏力、皮肤过敏甚至休克、昏迷等反应。经当地政府和医疗部门及时组织救治,中毒农民终于脱离了危险。
据毛田乡主管卫生工作的魏海根介绍,今年早稻病虫害二化螟发生的情况非常严重,是历年的十几倍,农民不得不提前大量使用杀虫剂。
记者看到致毒农药标称“天无虫”,精美的包装箱上赫然印着“精品农药、科技打造”、“科技显威、造福于民”等字样。据目前已被湘乡市公安部门监控的经销商交待,这种标识为“上海爱立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销的农药实际产地在河南郑州。魏海根告诉记者:“经销商和农药本身都证件齐全。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这种农药在地方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农民当然相信了。”
农药市场亟待重拳打假
“近年来农药越来越假,有些药打下去根本杀不灭害虫。”这是农民们对当前农药质量的总体印象。记者在湖南浏阳等地采访时还听到农业技术人员说了这样一个笑话:将倒出农药甲胺磷的药瓶子装入害虫,盖上瓶盖一个小时后虫子仍活蹦乱跳。
4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药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4%,也就是说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劣农药混迹市场。相关抽查表明,假劣农药主要的不合格项为有效成分含量、乳液稳定性和悬浮率等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农民购买使用后,必然会影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甚至会产生严重药害,对农民增产增收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药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农药生产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赚利润,往往采取偷工减料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廉价高毒原料等违法手段,生产出来的产品难免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外,我国农药的市场销售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湖南省为例,全省数千个经营农资的经销网点大多经营农药。相关证照的管理也很不规范。据调查,在一些农药经销点,销售人员对农药购买者没有多少技术辅导,农药使用说明也缺乏详尽的技术提示,不少经销商甚至有这样一种观念:“随便怎么用,只要不喝就行”。
“毛田事件”的启示
“农民普遍缺乏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常识,滥用乱用农药现象极为普遍,持续使用单一品种和高毒农药,导致大量害虫天敌被杀伤和害虫抗药性产生,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也受到严重污染。”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刘年喜忧心忡忡地说。
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农药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和喷施机械落后等原因,湖南省每年因食用农产品中毒和农药生产性中毒的人数达4000人,其中死亡近200人。全省每年农药使用量达6万吨以上,而农药利用率却只有30%,生产性中毒事故每年发生数千起,浪费农药2万多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元,农作物药害面积每年高达10万亩以上。
记者在毛田乡农技服务中心看到,这个担负着全乡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的机构门庭冷落,门上一块泛黄的牌子破烂不堪。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雷秉乾告诉记者:“基层农技站点长期缺少投入,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态,根本无力承担农业技术推广、指导的重任。”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基层农技人员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普遍将卖(农)药、销(化)肥作为主营业务,为了推销自己代理的农药,他们甚至随意发布病虫害情况,误导农民盲目用药。
申论热点:“临时工”不应被社保遗忘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用工,必须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过去所说的“临时工”实际已经不复存在。但据我们调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与这些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仍以老观念和旧办法对待他们,不按规定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费。被当作“正式工”一样考核的“临时工”,现在已成为参保的一个盲区。面对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压缩经营成本,就在员工工资上做文章,大量使用“临时工”,少交社保费。劳动者求职心切,对已获得的工作十分珍惜,根本不敢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养老保险费的要求。也有部分劳动者法制观念淡薄,明知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这种未明确责任和权利的用工方式,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它既挫伤了“临时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助长了某些用工单位不遵纪守法的风气,最终会阻碍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申论热点:“致富路”缘何成了“民怨路&n
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蓿亥图乡,一条本为改变当地封闭面貌的“致富路”却成了“民怨路”,愤怒的农民砸坏了修路企业建起的收费站。
出入都要交钱
农民怒砸收费站
2004年4月17日上午,蓿亥图乡10余个村的约三四百名农民砸烂了设在公路旁的收费站票亭的门窗,还用钢丝绳拉倒了票亭。
蓿亥图乡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这里一直是达拉特旗最封闭、最贫困的乡镇,年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
据村民反映,1998年,在乡政府的号召下,村民们出义务工修建了一条由恩格贝过蓿亥图至尔库沟的砂石路,全长约75公里。为此,沿途10个村的村民每人出了15个义务工,交纳了50元集资款,每5人拉柴草一车,总计折款322万元。
2001年,达拉特旗交通局按照全旗“二横三纵”的路网规划,将这条路纳入乌(兰)泊(江海子)线,承包给鄂尔多斯万通公司。当年11月,该公司和另一家公司垫资5000多万元,在砂石路基础上拓宽改造后,在这里建起了收费站。
对收费站的收费行为,当地农民颇有怨言。万太兴村村支书苏二、官井村村支书杨俊英向记者反映:这条路最早是由农民集资出工修起来的,村民也赞成旗里和万通公司修黑色路面,但设立收费站我们接受不了。农用三轮车每过一次收5元,摩托车每过一次收2元。记者看到,收费站设在许多村民的家和耕地的中间,他们每天到地里干活来回都得收费。村民们气愤地说,我们修路是为了致富,这样收费还不如不修路呢!
事件本来可以避免
据了解,砸收费站之前,当地村民和收费站之间就冲突不断。为此,村民多次向乡里反映,希望免除农用车的收费,并返还农民修建砂石路的集资和义务工折款。2003年达拉特旗召开人代会,旗人大代表曾向旗里提出收费站的事;2004年3月22日,乡人大代表再次在会上提出解决此事。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也曾表示,在4月15日以前给予答复。但是农民再一次失望了,4月17日,农民一怒之下砸了收费站。
苏二说,农民砸收费站的时候,乡政府突然将一份文件发给农民,声称已和万通公司达成协议,可以一次性交费10元、20元办理全年的通行证。但是,文件上没有乡政府的公章,而且日期竟然是4月13日,明显是有意造假。这更激起了农民的愤慨。
达拉特旗旗委副书记杨明指出,其实这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事件。农民提出的要求有些是合理的,而且十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但是没有引起乡和旗里某些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如果乡里及时向旗里通报有关收费站的情况,请求旗里出面解决;如果职能部门在收费站建立之初就预想到村民可能会不满意而想办法协调,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收费公路”是一把双刃剑
据达拉特旗交通局局长夏芳介绍,2000年旗里准备修建乌泊线时,自治区主管部门的批复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但是当年没有贷到款,于是万通公司和另一家公司便垫资修建。2001年乌泊线拓宽造面后,旗政府无力偿还两家公司的欠款,就把收费权出让给万通公司,通过收费来还债。
经济落后地区为改变面貌,对修路的呼声很高。但是,有些收费站只顾收费,不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和当地实际情况,设置不合理,竭泽而渔,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从去年开始,内蒙古连续发生多起与收费站相关的冲突事件。2003年,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就因为收费站设在了出城的必经之路上,被人们砸毁。今年5月19日,110国道包头段东兴收费站也因给农民加重了出行的费用,引发了冲突。
这些现象的症结何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是收费站只拣车流量最大的地方设置,常常设在出入的必经之路上。部分投资商不经竞标,而是由政府指定,收费的价格、收费站的设置往往由投资商的成本决定,而不是由市场行情决定,形成不合理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