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孙山,科举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679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孙山很惜命

第679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孙山很惜命

书籍名:《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孙三叔本来想跟孙山一起上京城,结果被孙山教训一番,让他做个正直的人,不要走旁门左道,更不要贪财贪婪。
              气得孙三叔想摔碗筷。
              后来孙山一直喊穷,还非常婉转地问他能不能给赞助。
              孙三叔更气得要死。
              府城有大豪宅,还问他这个穷亲戚要钱。
              呸!好一个贪财的山子。
              刚才还方正不阿不窥视媳妇嫁妆,转过头就窥视他的财产。
              孙三叔怀疑孙伯民抱错娃子,一点也不像孙家人。
              孙三叔火急火燎地闪回家,害怕迟一步真的会被所谓的举人老爷哄骗。
              只不过晚上辗转反侧,害怕自家举人侄儿真的没钱赴京赶考。
              毕竟戏文里都说,一次赴京赶考,把一个家庭的钱财挖光。
              孙三叔又想到他大哥连只鸡都不舍得吃,趁着圩日躲躲闪闪卖,看起来好似真的很穷。
              想来想去,翻来翻去。
              最后在孙三婶一巴掌拍过去,才彻底安静。
              第二天天蒙蒙亮,孙山刚准备跑步锻炼身子。
              一阵风疾闪而过,一个拉扯,把孙山扯到小金河边。
              孙山懵懵懂懂地看着孙三叔:“三叔啊,什么事?”
              孙山悄默默地远离小金河,虽然水不深,但被拖下去,还是有机会溺毙。
              一大早,孙三叔发神经地把他扯过来,真害怕要做些什么。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孙山很惜命。
              孙三叔昨晚想了一整晚,想到两只眼睛变成熊猫眼。
              瞄了瞄四周,没人!
              孙三叔偷偷摸摸地从兜里拿出一张银票。
              孙山瞪大眼睛,哎呦,这个环节他熟悉,也是他最喜欢的。
              本来退后几步了,立即小步向前驱,直瞪瞪地看着那张银票。
              哎呦,三叔现在竟然用银票,不是用银子,这是赶时髦吗?
              听说商贾都喜欢用银票,方便携带,只有他这种泥腿子才喜欢沉甸甸的银子金子。
              孙伯民就信不过银票,坚决藏银子,金子。
              孙三叔深深地看了一眼孙山,嘴巴努了努,想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有说。
              孙山眼睛努力地睁大,看着银票,只可惜看不到上面的金额是多少。
              还有,三叔怎么还不给过来?
              难道一大早叫他出来,就是让他欣赏银票。
              犹犹豫豫了三分钟后,孙三叔拉出孙山的手,往前一塞,随后银票就到孙山的手里。
              孙三叔深情中带着不舍,不舍中带着痛苦地再次看了看孙山手中的银票。
              随后坚决地转过身子,艰难地说:“山子,这是三叔最后的私房钱,你拿去吧,好好考,不要让三叔失望。”
              孙山看了看银票的金额,哎呦,竟然五十两!
              孙山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好激动,好想把银票塞入兜里!
              孙山还是维持举人的风度,点了点头说,随后把银票塞入衣兜里。
              拍了拍孙三叔的肩膀,无比认真地说:“三叔,你的心意,我已经收到了。三叔,我会好好考的。不会让你失望的。”
              孙三叔无奈地看了看孙山,两只熊猫眼黑乎乎的,看起来就很惨。
              不过孙三叔的心情的确惨,辛辛苦苦偷偷摸摸存的私房钱,这样就没有了。
              好心疼,怎么办?
              孙三叔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一步一步地往回家的路上走。
              边走边说:“山子啊,这是三叔存了好久的,你一定要省着用啊,不能大手大脚。”
              唠唠叨叨地一路说到家门口。
              途中还遇到早起的乡亲,奇怪地看着两叔侄,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东西。
              一个无精打采,一个眉飞色舞,不知道他们是心情好,还是心情不好。
              孙山白得50两,心情愉悦,恨不得高唱一曲。
              孙三叔损失惨重,恨不得跳入小金河,好让河水把痛苦流走。
              两天后,孙山一行人再次落府城。
              苏氏,孙伯民也跟着下来。
              孙山不愿意他们奔波来奔波去,但两人就是坚持。
              孙山无奈,只好答应。
              这次落府城的还有李金花,毕竟桂哥儿再次陪着孙山赴京赶考,不知道何时归来,所以让新婚夫妻好好相聚到最后一刻。
              孙定南和孙大力再次扛着行李,跟着孙山上京城。
              孙家老宅想来想去,还是召集原本人马,熟门熟路,做起事也熟练。
              虽然上次出师不利,意头不好。
              但实在找不到有经验又信得过的人。
              于是赴京赶考团伙再一次集合,再一次重新出发。
              孙大力和孙定南乐呵呵地跟着乡亲们告别,乐呵呵地跟着孙山走。
              嘿嘿,去一趟不仅增长见识,还大赚一笔,这么好的差事,可遇不可求。
              村长再三叮嘱孙大力,孙定南,桂哥儿一定要好好照顾孙山,不要让历史重演。
              孙山怕以为,孙家村也一样怕。
              他们的举人老爷实在太不顺了,必须经常到祠堂上香,让孙家列祖列宗保佑。
              孙山到了府城,何三老太爷说八月初就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已经七月中旬了,还有不少时间准备。
              云姐儿和苏氏检查孙山的行李,把带的东西列出清单,再查看哪些没有带上的。
              李金花做起苏氏的头号大丫鬟,被苏氏指使的团团转。
              孙山觉得不是替桂哥儿娶了媳妇,而是替苏氏找一个“咕哩”。
              最离谱的还是桂哥儿和李金花并没有觉得不对,被苏氏使唤天经地义。
              转眼到八月初,过几天就要启程了。
              云姐儿担忧地说:“山哥,你一定要小心,好好保重身子,考不上无所谓,最重要平平安安。”
              云姐儿以前不知道骏嫂子的担忧,现在感同身受,才明白这种担忧。
              孙山握住云姐儿的小肥手,安慰地说:“云姐儿,莫忧,我考完就回来。我不在家,你就留在府城这里住。”
              孙山害怕云姐儿回孙家村不习惯,干脆在府城这里好了。离娘家近,更心安。
              云姐儿摇了摇头说:“山哥,我已经是孙家媳妇了,哪能不能回孙家村,没有这样的规矩的。”
              孙山在府城,云姐儿还有理由跟着,孙山不在,云姐儿不回孙家村怎么也说不过去。
              做儿媳的不伺候公公婆婆,流言蜚语也会压死你。
              这样不仅对孙家名声不好,对何家名声也不好,对孙山名声更不好。
              孙山只能叹了一口气,他是俗人,更是随波逐流之人。
              云姐儿考虑得周到,只能委屈云姐儿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