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孙山,科举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667章 孙山和云姐儿落府城

第667章 孙山和云姐儿落府城

书籍名:《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孙山赞赏地看了看苏氏,想不到那么快上道。
              孙山又跟孙伯民说:“阿爹,我过年再跟你们一起回孙家村。”
              快过年时,孙伯民就要搬运柑橘和年花到府城卖,到时候大伙一起回。
              孙家这些年,无论柑橘和年花都逐渐规模化,比当初的规模大很多了,走的也是批发路线。
              运到城里,卖给货贩子。卖的肯定比第一线上卖的便宜多,但这样省时省力省操劳。
              这些年卖花卖柑橘收入还算可观。
              孙山发现留在家里跟着孙伯民忙活的永哥儿,比在府城的广哥儿和县城的德哥儿赚得多。
              而且孙三叔这一房比孙二叔那一房兴旺多了。
              孙三叔不仅在村里建了一套大院子,在县城也有一套大院子。
              孙二叔还是住原来的院子,用尽积蓄也勉强够明哥儿在府城买一套小宅院。
              一经对比,孙三叔的生活比孙二叔好太多了,吃穿用度甚至比孙伯民还好。
              目前唯一让孙三叔烦恼的就是孙子只有牛仔一个,而且牛仔是个学渣,读书不怎样。
              把孙三叔家里有“读书人”的渴望敲击得支离破碎。
              两天后,孙山领着云姐儿,桂哥儿,以及下人还有一堆云姐儿的嫁妆搬回府城。
              这是黄氏,孙伯民吩咐的,云姐儿的嫁妆太多了,留在孙家村也用不上。
              何况孙山和云姐儿以后会经常在府城生活,将来要是有孙子孙女也会在府城生活。
              不如把嫁妆搬到府城好了。
              苏氏对嫁妆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云姐儿的嫁妆是她家山子的,更是她家孙子的。
              孙山再次问:“阿娘,你不跟我一起落府城?现在农闲,又没什么事干,家里有阿爹就行了。”
              黄氏前段时间落了府城,她肯定不回去。孙伯民忙着家里的果园和花圃,也不会去。
              苏氏当然想落府城了,也想去府城耍一耍,可想到这些天花费如流水,特别是山子的成亲酒席,肉啊,糖果啊,油啊,糖啊,用得那一个多,银子哗啦啦地流走,心再滴血。
              再合计一下给的份子钱,哎呦,全家老小来吃,只包了20个铜板,心疼得苏氏流眼泪。
              包的最多的还是杨地主的20两。
              其他的,那一个少!
              三两五两都不常见。就连县令大人,章主薄这些,包的也是几两,而且还要回礼还回去,这是亏本买卖。
              孙伯民和黄氏只知道高兴,就不知道亏钱。还说难得的一次大喜事,花钱就花钱。
              哼~
              苏氏听到这些话不由地翻白眼,辛辛苦苦种花种果种地的钱,说花就花,傻大方,冤大头。
              苏氏想到自己要是跟着去府城,花费肯定不少,府城连喝口水都要钱的,乡下人哪里能这样造。
              何况家里的果园,花圃也要人忙活。她留在家里干,就少请一个人了,能省一分是一分。
              至于孙山赚的大钱,可要好好留着。
              听山子大姑说,山子如果继续往上考,要花费的可多了。
              如果一次过最好,一次不过还得两次三次。就算过了,做大官了,开始的那几年也很艰难,人情来往,生活花费如流水,多少钱都不够花。
              还说谨哥儿这些年家里补助了不少,也就今年才稍微好过。
              孙大姑让苏氏和孙伯民好好存着孙山的那一笔大钱,留着以后慢慢用。
              苏氏也不懂这些,但孙大姑最喜欢山子了,她这么说事实肯定这样。
              孙伯民和苏氏只好把银子藏好,能不用就不用。
              苏氏摇了摇头说:“山子,阿娘不去了。家里有很多事忙,  我走不开。等有了孙子,我再下去帮你们带。”
              孙山:...........
              刚成亲一个月,就催生了?速度也太快了吧。
              云姐儿:.........
              脸蛋红红,耳朵红红,不敢看苏氏,更不敢看孙山。
              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孙山和云姐儿终于回到何家村对面的孙家新宅了。
              院子虽然空着,但孙大姑会派人过来打扫,就像县城的“孙宅”,几个姐姐帮忙打扫。
              云姐儿还是第一次来新宅,看哪里都觉得新鲜。
              何嬷嬷看到小姐如此跳脱的模样,不由地扶额。
              小姐嫁人了跟没嫁人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而且比未嫁人前更是放飞自我。
              嫁给青梅竹马有好处,也有坏处,何嬷嬷一时喜一时愁。
              心里想着等明天回到何家,必须给夫人好好反馈,让夫人管一管小姐。
              都成亲了,可不能还是少女那样。就算姑爷不介意,人言可畏,外人的印象也很重要。
              傍上,孙山和云姐儿正悠哉悠哉地吃着荔枝烧鹅。
              这一口都是油水的感觉真爽快。
              忽然一阵疾风吹来,猛然地出现一个肥胖的身影。
              孙山和云姐儿还未反应过来。
              无比熟悉的声音就响起:“哎呦,竟然瞒着我吃荔枝烧鹅。何嬷嬷,快给我装饭,我也要吃。”
              何书锵白天在书院读书,晚上回家睡觉。
              今日回到家就听到孙山和云姐儿落府城了,二话不说放下书,连媳妇肚子的娃子也不管了,急奔到何家村对面的孙宅。
              一进来就看到孙山和云姐儿两人逍遥自在地在院子里吃饭。
              而且还是他最爱的荔枝烧鹅,从小吃到大,从不觉得厌。
              孙山和云姐儿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无奈和嫌弃。
              新婚夫妻,正是蜜里调油。
              何书锵这个大灯泡,把他们的甜蜜射散,恨不得跳脚打他一顿。
              云姐儿脸色一变,嫌弃地说:“大哥,你怎么来了?这里是孙家,不是何家,你是不是进错门了?”
              何书锵眼里只有烧鹅,洗手后,立即挑了云姐儿最爱的烧鹅肶,吃得那一个欢喜。
              完全没有感受到自家妹子的嫌弃,乐呵呵地说:“我一听你们来了,就立即过来找。呵呵。”
              随后打量了一下唇红齿白,油光焕发的云姐儿,点了点头说:“大妹,你的脸色不错,看来在孙家村吃的好住的好。大哥就放心了,阿爹阿娘也会放心的。”
              孙山瞪了一眼大胖胖。
              吃完晚饭后,孙山就捉大胖胖到书房考核功课。
              明面上说考核,实际就留他在这里拼命地做题,做到把所有不愉快发泄完毕才肯放他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