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孙山,科举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589章 杨清北冤死

第589章 杨清北冤死

书籍名:《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孙山默默地看了一眼沉默不语、低着头的杨清远。
              一开始猜测过清北的死与杨清远有关,如果是这样杨地主选择隐瞒在情理之中。
              但现在杨管事说清北死得冤,只有孙山能替清北伸冤,这么说显然跟杨清远没关系了。
              而且杨管事丝毫不避讳杨清远,证明跟他更没有关系。
              那么清北的死,只能与比杨地主更有权势的人有关了。
              杨管事眼眶通红,哭得双眼红肿,抽泣地讲述事情的经过。
              大概去年的夏天,杨地主媳妇生辰,清北领着媳妇金氏到县城买礼物。
              金氏有一手好针线刺绣活,于是想着给婆婆做一套衣服作为生辰礼物。
              金氏一直都在谷雨公公的布衣坊买布,但因为是婆婆的生辰,需要的布料更精美。
              谷雨公公的布衣坊市场定位是平民自然没有金氏需要的布料。
              杨清北和金氏到一间刚开不久又比较有档次的布衣坊买布。
              金氏在看布料,看着看着,知道这间新开的布衣坊收绣品。
              金氏大喜,想着自己的手艺不错,也想做些针线活赚外快。
              毕竟他们是二房,迟早要分家。按照惯例,大部分家产都应该由杨大郎继承,杨清北只能继承少量的。
              加上杨清北只在家里管理田地,分家后相当于失业,更没有收入,所以要未雨绸缪。
              掌柜看到金氏要拿绣品回去做,自然要看她的手艺。
              于是金氏就跟着掌柜在后院做绣品,展示手艺。
              刺绣活是细致活,也是时间活,当场做绣品肯定一段时间。
              清北看掌柜是女掌柜,觉得光天化日之下也不会有事。
              毕竟在清北的有限生命里,黄阳县一直都是魏大人“在位”,从未听过黄阳县有什么重大刑事案件,对治安完全没有概念。
              为了节约时间,杨清北便拿着自己的画到“金榜题名”书店装裱。
              等书店那边交涉好,便回来接金氏。
              金氏从小到大有阿娘护着,受过最大的委屈便是阿爹重男轻女,对她骂骂咧咧。
              阿娘快过世了,又急匆匆地把她嫁给杨清北。
              到了杨家,因为婆婆是阿娘的闺蜜,相公温和脾气又好,最不好的只不过大嫂的冷嘲热讽。
              金氏倒是没有人心险恶这一概念,日子里最难过也只不过是家长里短的吵闹。
              金氏跟杨清北一样,自然觉得留在布衣坊不会有什么事。
              金氏只不过叮嘱相公早去早回。
              谁知道,杨清北这么一走,  金氏的厄运就来了。
              这间新开的布衣坊是新县令的小舅子开的,他会时不时到布衣坊查看。
              刚巧杨清北一走,唐县令的小舅子就来,掀开帘子,走入内院,看到金氏正全神贯注地做绣活。
              金氏长得貌美,就算生了虎鸣,也只不过二十岁,正是花一样的绚丽。
              唐县令的小舅子又是好色的,看到金氏后两眼泛光。
              一开始威逼利诱,但金氏哪里肯从,她有丈夫,有孩子,接受的教育又是三从四德,哪里会做这种事。
              唐县令的小舅子眼看威逼利诱行不通,于是改成霸王硬上弓。
              金氏大喊,可布衣坊里里外外都是堂县令小舅子的人。
              何况他又不是第一次了,下人看到也只能当没看到。
              等杨清北回来时,金氏已经残破不堪。
              杨清北在有限的生命力哪里遇到这样的事。
              从出生到读书,结婚生子,杨清北可以说得上温室的花朵。
              无论父母也好,杨家村也好,同窗夫子也好,身边的都是好人,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恶棍。
              杨清北上去理论,孱弱书生的身子哪里是恶棍的对手。
              唐县令的小舅子指使下人把杨清北打了一顿,打得奄奄一息,套上麻袋,扔出城门外。
              金氏呼天喊地,自始至终都没有应。
              恶霸小舅子满足自己的XX后,把金氏送出城外,还警告金氏莫要声张,像她这样的脏女人,只会丢人现眼,她的公公婆婆只会把她浸猪笼。
              金氏自个人找不到清北,于是赶着夜路回杨家,让杨地主喊人找。
              杨地主媳妇知道事情后,气急攻心吐了一口老血晕了过去。
              杨地主和杨大郎急匆匆带着佃农到城外走,找了一夜终于在一个废墟找到杨清北。
              打开麻袋,杨清北全身冰冷,杨地主食指放到杨清北的鼻子下。
              杨清北已经断气了。
              杨地主一时之间接受不了,直接晕过去。
              杨大郎也伤心欲绝,虽然从小就不喜欢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弟弟,觉得他是跟他抢家产的。
              但不喜欢归不喜欢,怎么也相处十几二十年,忽然被人活活打死,谁也受不了。
              等杨地主和杨地主媳妇醒来,金氏跪在他们跟前,把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好让杨地主为杨清北申冤报仇。
              在杨清北死后的第二天晚上,金氏便上吊自杀了。
              杨地主和杨地主媳妇一夜白发,想击鼓鸣冤。
              但杨大郎哪里敢让他们去。
              作恶的可是新县令的小舅子啊,他们一介平民百姓怎么斗得过。
              从收粮的规矩来看,就知道这个新县令不是好的。
              他们家的粮食比魏大人在的时候多收了一倍,这简直是贪官污吏。
              杨大郎虽然对杨清北的死伤心,但更多的是审时度势。
              他们哪里斗得过县令大人。
              杨地主和杨地主媳妇死了小儿子,大儿子又如此薄情自私。
              一时悲从中来,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愈发萎靡。
              杨地主想着天下总会有讲理的地方,准备到绕过县城到府城告状。还未出城门,便被人恐吓回去。
              这时候,衙门里所谓的说客找上杨地主,威胁说要是他们不安生,会让他们一家破门。
              说完还扔下50两,作为这件事的最终了断。
              杨地主气得吐血,杨大郎吓得更如鹌鹑。
              杨地主媳妇接连的打击,身体变得越来越弱,半年后也跟着去了。
              杨地主有冤无处可伸,郁郁寡欢,身子一直好不了。
              杨地主其实也想过上门找孙家,好巧不巧,孙山赴京赶考了,不在家里,实在没办法。
              杨管事让杨地主一定熬到孙举人回来,孙举人跟二少爷感情好,一定替二少爷伸冤。
              于是“等待孙山”成为杨地主最大的动力,最后的希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