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孙山,科举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478章 商量宴席

第478章 商量宴席

书籍名:《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孙伯民和苏氏便到杨家村找杨算命择日子举办宴席。
              孙山洗漱完毕后,看了一会儿书,家里就变得无比热闹。
              特别是二姐立夏带着小哭包过来,虽然现在不哭了,但这个娃子天生大嗓门,一到孙家老宅,整个宅院都充满他的声音,吵吵闹闹,喧喧嚷嚷,一个娃子顶孙家的所有娃子。
              立夏没好气地看着小哭包,真想拿起棍子就打下去。
              小哭包跟郑弘远的性子完全不一样,当然也跟郑家人的性子不一样,郑家就没有这么闹腾的小子。
              小哭包遇到奀仔,算得上臭味相投,狼狈为奸,蛇鼠一窝,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两老表一见面,叽里咕噜,眼睛鬼鬼崇崇,不知道要搞什么东西了。
              立夏看到孙山醒来,笑着说:“山子,快来吃早饭。累了吧,走了那么远的路,够辛苦了。”
              孙山点了点头说:“的确有点累,山路不好走。”
              山路是不好走,但昨天应付乡亲们更累。
              谷雨和寒露从厨房给孙山端早饭。
              谷雨笑着说:“快来吃早饭,肚子肯定饿了。”
              寒露藏不住话,直接问:“山子,你定亲了,是跟府城的何家姑娘定的亲吗?”
              今日一早苏氏把这个消息告诉孙家人,大家都觉得意外。
              孙家一直说找姑娘相亲,谁知道考个试回来,不仅成为举人老爷,还有未婚妻了。
              这速度真的太快,谷雨几姐们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呢。
              孙山喝了一口淡菜粥,笑着说:“是何家姑娘,玉娘姑姑的婆婆介绍的,是何家的族亲。”
              宝哥儿阿奶做中间人,其实也相当于媒婆,说她介绍的准没错。
              当然如果落到广州,肯定要请官媒才是正式的。
              立夏听到是何家姑娘,高兴地说:“何家姑娘不错,总比在黄阳县找。咱们这是小地方,合心意的姑娘可不好找。”
              谷雨也开心孙山终于找到合适的姑娘,笑呵呵地说:“阿娘说,等举办宴席后,就到何家村定亲,之后山子进京赶考,回来就成亲。哎,总算安定下来了。”
              寒露乐着打趣道:“大姐,说不定虾头明年就有小表弟了。”
              谷雨欢喜地点头说:“好,虾头有小表弟好,阿奶,阿爹,阿娘就安心了。”
              谷雨欣慰地看着孙山,想到他即将娶妻生子,心里非常欢喜。
              如今家里什么都有,就差小孩子,弟弟如果成亲生子,家里就更完美了。
              孙山吃过早饭,跟家里的一堆小孩子玩了一会儿,也把府城带的东西分给他们。
              至于几个姐妹,孙山实在想不到送什么,便一人一盒胭脂。
              这是云姐儿介绍的,她说女子总会喜欢的。
              果然三个姐姐都很喜欢,至于黄氏和苏氏,孙山买了一个玉镯子。
              这倒是孙山自己想买的,他喜欢玉,所以把他喜欢的送给他喜欢的人。
              黄氏和苏氏收到后,嘴里喊着破费,不过脸上的笑就没有停过,看得出她们是非常喜欢的。
              中午孙伯民和苏氏回来后,就找村长和族长商量,确定三天后举办举人宴席。
              至于举办多少天,村里吵得不可交交。
              孙三叔吵着要举办七天七夜,这是孙家村百年一遇的大喜事,一定要大办特办。要是经济允许,孙三叔还想着办一个月呢。
              村长也是这样认为的,觉得这是难得的大喜事,如果不大办特办,将来想办恐怕没机会。
              进士不是说考就能考到的,他可不想错过这次替孙家村扬名的机会。
              孙伯民和苏氏也认为要办七天七夜,好让十里八乡知道他们如今荣升为老太爷,老夫人了。
              他们的身份今日不同往日了。
              他们现在可以说是耕读之家了。
              这次黄氏也赞同办个七天七夜,  孙家老宅出大头,村里凑一点,加上青菜啊,米啊,这些有现成的,没什么成本,所以只要买些肉回来就行。
              农村办酒席不需要办太奢华,中等偏上的水平就行,花不了多少钱。
              唯一持有反对意见的是孙山。
              孙山可不想弄得太轰动,太浮夸。
              七天七夜太夸张了,他坚决地反对:“村长,族老,阿奶。不用办那么久,三天就行了。我不想花太多精力办宴席。”
              孙三叔立即反驳:“山子,哪里用得着你办。你出个人就是,其他事我们来做。”
              连憨厚老实,沉默寡言的孙二叔也说了:“山子,你三叔说得对,到时候你过来走一走场。跟乡亲们打一声招呼就行了。不会麻烦到你的。”
              孙山还是不同意地说:“我还要进京赶考,需要时间来读书,不想办太久,这样会影响我学习的。”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举人并不是孙家村的终极目标,甚至进士都不是。
              升官发财,当大官才是孙家村的最终幻想。
              一伙人这么商量,那么商量,又问过有经验何家代表何书瑜,最后决定办五天五夜。
              孙山的三天三天,跟秀才宴席一样,档次太低了,配不起=上举人的身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山无奈啊,只能接受了。
              他可斗不过全村的人了。、
              何书瑜在一边看得直发笑。当初大哥也像孙山这样极力反对,但结果都是反对无效,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哪里讲得过长辈呢。
              至于宴席酒钱,众人商量了一下。
              黄氏,孙伯民出大头,孙二叔和孙三叔出中头,村里人凑小头。
              于是这般那般就把经费凑齐了。
              至于举办宴席的地点设立在祠堂跟前的那一片空地。
              村长和族老人害怕宴席会来很多人,得找个空旷的地方。
              孙山不合时宜地问一句:“村长阿爷,如果下雨了怎么办?”
              村长一个气啊,孙山这个小子读书厉害是厉害,但怎么一根筋,愣头青吗,嘴里说不出好话呢。
              他们聊得正起劲,忽然说句扫兴的话。
              要不是他是主角,是举人老爷,村长真想带着孙家村的兄弟姐妹把孙山揍一顿。
              村长拍了拍胸膛,自信满满地说:“这个你放心,那几天肯定不会下雨。”
              孙山不明白村长的底气从哪里来的。
              村长瞟了一眼孙山,胸有成竹,意气风发地说:“杨算命说的,那天肯定是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听他的,准没错。”
              孙山大无语了,感情是算出来的,毫无科学依据的。
              不过看村长和一众族老对着他连连翻白眼,孙山不敢说话了。
              虽然是他的举人宴席,但他除了出个人,什么都没做。
              不干活就不应该有意见,孙山机灵地选择闭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