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孙山,科举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274章 孙大姑一家回孙家村

第274章 孙大姑一家回孙家村

书籍名:《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日子一天天过,孙山除了回来的那几天没怎么读书,之后按照上学时间,继续读书。
              孙山为自己的自律暗暗竖起大拇指点赞。
              自律是为了更好的自由,自律更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临近举办秀才喜酒的前两天,孙大姑、何姑丈带着二表哥何书瑜一家,孙二婶、明哥儿一家,小雪一家,以及庆哥儿、广哥儿这两个单身汉回孙家村。
              孙大姑搂着孙山,心肝心肝地喊,满脸骄傲地说:“大姑的山子,真厉害,竟然考上秀才了。大姑心里欢喜。”
              仔细地摸着孙山的脑袋,眼眶红红的。
              孙山鼻子酸酸地,搀扶着大姑,激动地说:“大姑,你回来了。我考上秀才,你高兴吗?我好久未见你了,一切安好?”
              这些年,自从在县城读书,孙山就未去过省府了。
              而孙大姑因为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哥成亲生子,忙碌得不可交加,也好久未回孙家村了。
              一年之中只能让孙伯民跟村长到府城卖橘子,卖山货,卖花见一面。
              孙山真得好久未见孙大姑了。
              看着她头发出现银丝,莫名地感伤。
              何姑丈握着孙山的小手,欣慰地说:“我们的山子真厉害,13岁就考上秀才,还是临时去考就考上的,姑丈和大姑心里实在太高兴了。”
              孙山回握何姑丈的手,情绪激动地说:“大姑丈,我能考上,多亏了大表哥那么用心给我收集资料,只是可惜大表哥不能来。”
              孙山略有遗憾,大表哥何书谨出省了。
              据孙大姑所说去湖广省的岳麓书院学习了。
              据孙大姑所说,每年广雅学院跟岳麓学院都会相互交换学生,相互到书院学习,以增广知识和增加举人,进士录取率。
              孙山大致明白了,大表哥何书谨应该做了交换生,交换到岳麓书院为期一年到两年的学习。
              应该要后年乡试才回来。
              至于大表嫂又怀孕了没办法前来。
              三表哥和四表哥还继续读书
              何姑丈听到孙山这么说,心里点了点头,山子是知恩感恩,果然孙家教出来的都是好的。
              二表哥何书瑜把孙山拉扯过来,乐呵呵地说:“哎呦,山子,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就考上秀才了,看不出来耶,莫非吃了什么神仙妙药,所以才考上秀才的。山子,你快说,是不是吃了什么聪明丸,所以才考上秀才的。”
              何书瑜嬉皮笑脸的、活泼的性子并没有成亲生子,为人夫为人父而变。
              孙山也乐了,笑着说:“二表哥,我的聪明是天生的,你羡慕不过来的。”
              还特意挑了挑眼,挑衅地看着何书瑜。
              气得何书瑜紧紧地箍住孙山的小身子,让孙山动弹不得。
              孙大姑拍了拍何书瑜,笑骂道:“瑜哥儿,莫要作弄表弟,都做阿爹了,还那么轻浮,一点都不稳重。你看看,奀仔都笑你了。”
              奀仔是何书瑜的儿子,今年2岁,正捂住嘴巴笑。
              孙山一手抱起奀仔,欢喜地说:“奀仔,真俊,比阿爹俊多了。”
              小奀仔被突如其来抱起,有点害怕,指着何书瑜和何书瑜的媳妇孔氏喊着:“阿爹,阿娘,抱抱。”
              孙山连哄带骗,随手拿了一块糖,才把他哄好。
              孙大姑一家回来,让孙家瞬间变得无比热闹。
              最开心的属于黄氏,她好久未见过大闺女了,想得紧。
              第二开心的莫过于孙二叔了,一家老小都回来了。
              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乐不思蜀,又看了看已经出嫁的小雪和女婿,更欢乐了。
              明哥儿笑着说:“山,。恭喜贺喜,想不到我们孙家也能出秀才,哎,真想不到。”
              明哥儿的弟弟庆哥儿点了点头说:“大哥,我也想不到,我们的山子13岁就考上秀才,呵呵,实在太厉害了。”
              转过头对着孙山说:“山子,你有什么字画,我免费帮你装裱,呵呵,我已经出师了,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了。”
              庆哥儿经过大表嫂梁梦瑶的介绍,跟人学裱画,已经学了很多年了,他说出师,肯定出师了。
              只是可惜孙山字写得不怎样,画更没学过。
              孙山脸色一囧地说:“庆哥,我的字写得不好,画更不用说了。哎,可惜了,有你这么好的裱画师,我竟然用不上。”
              孙山发现自己真得是死读书的那种。
              围绕着书来读,像极了工具人,没有一点文人的气息。
              字写得不好,诗做不好,作画更不行,说来说去,越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哎呦,他是一点兴趣爱好也没有的,就是传说中的做题家了。
              庆哥儿拍了拍孙山的肩膀,安慰地说:“你那么聪明,现在开始学也行。我跟好多读书人裱字裱画,其实他们的字和画也不怎样,就喜欢裱起来,嘿嘿。”
              庆哥儿这么一说,在场的孙家兄弟都笑起来了。
              三叔家的广哥儿欢喜地说:“山子,你不会作画,不会写字也没关系,你会考上秀才就可以,嘿嘿,咱们孙家出秀才了,在孙家村独一份,在明阳镇也是独一份。比会写字,会作画的读书人强很多。”
            
              孙大姑不仅开了糖水铺,还开了一间山货铺,专卖广南省的山货。
              孙家村的山货也会送到那销售。
              广哥儿在山货铺做小二。
              孙大姑想着大表哥是秀才,考上举人或者考不上举人都可以托关系到衙门干活。
              二表哥继承家里的糖水铺。
              三表哥眼看读书也不怎样,如果不读就回山货铺干活。
              至于四表哥,目前读书还行,孙大姑想供出第二个秀才来。
              做父母都会为子女谋划未来,孙大姑和何姑丈也一样,趁着还能干活,尽量安排好家里的几个儿子。
              免得他们去世后,家里争家产,弄得兄弟反目成仇。
              小雪和小雪的夫婿也跟孙山说了几句贺喜的话。
              孙山看到小雪头戴玉簪,手戴银镯子,穿着直领直袖半臂、直领直袖长袖短衫和马面裙,比未成亲时的小雪富态多了。
              她刚成亲不久,目测过得还不错。
              小雪的衣服大概这样,当然头饰肯定比不了
              孙山游走在孙大姑和兄弟姐妹之间,因为是秀才公,成为孙家的焦点。
              大家都围绕着他不断地夸。
              当然最高兴地莫过于苏氏了,听到夸赞儿子,比夸赞她更兴奋。
              在孙二婶,孙三婶面前头昂得高高的,不可一世的模样。
              只有在孙大姑和婆婆黄氏跟前伏低做小,做回原来的苏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