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在中心开办两年的时间内,前后培养了3000名微处理机工程
师,为台湾微电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开发自制产品,否则无法从别人的依附中挣脱出来!“80年代初,
施振荣提出了这一响亮的口号,在积累了几年产品开发设计经验之后,宏碁
人终于突破了中文电脑发展的瓶颈,用“仓颉输入法”及“向量组字输入法”
成功地开发出“天龙中文电脑”。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部颇具有代表性的自
制产品的诞生,很快引起信息工业界的广泛注目,被誉为“信息工业的一大
飞跃。”仅.. 1980年,宏碁的营业额就突破.. 550万美元,员工人数增至.. 100
人。1982年至.. 1986年,可视为宏碁稳步发展的阶段,在几年时间内,宏碁
人先后推出小教授.. 1 号、2号、3号至.. 5号系统产品,逐步打出了“自有品
牌”的气势,以强劲有力的态势向国际市场冲击。
1987年,施振荣为宏碁设计了“5年腾龙计划”,他戏称此计划为“画
大饼”。“大饼”内容是:从.. 1987年至.. 1 991年,宏碁营业由.. 3.4亿美元
增加到.. 10亿美元。结果,宏碁人用惊人的实绩画圆了“大饼”。”1991年,
宏碁营业额成功地超过了.. 10亿美元。
1991年初,宏碁“裁员”400人,其中一半是宏碁的美国公司员工。同
时,把管理层次由七层减到三层。施振荣把“权力分散”策略作为是宏碁以
后发展的“成功基石”。按照地理区域,他把公司分解为四个地区业务单位,
这四个地区分别是台湾、新加坡、北美和欧洲。这些业务单位主要从事销售、
市场开发以及服务和批发。而几个全局性业务单位则全力以赴加快新实用产
品的开发和制造。接着,他又把这些业务单位变成经理和员工持股的独立公
司。施振荣的观点是:“人们在公司拥有自己的股份时,会倍加努力工作,
这种策略能加快决策过程,并使公司对动态信息产生的环境适应更快。”
施振荣还逐步实施“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产销模式。该模式由五个
部分组成:①本地化的管理;②当地股东占公司多数股份;③现代化的制造
技术和组装手段;④利益共享和通过合资来分担风险;⑤快餐式的营销策
略。”
经过为期三年的“改革”,宏碁终于在施振荣的领导下度过了难关。从
1 993年起,宏碁集团从复苏状态步入稳步发展的康庄大道。虽然长期投资
的德基半导体公司曾让宏碁背上沉重的包袱,但时间证明了这是明智之举,
德基半导体工厂.. 1993年开始大量生产.. 4MBDRAM存储器芯片。当年日本住友集
团半导体原料厂爆炸,导致全球DRAM芯片严重缺货的连锁反应。这一事件很
快使“德基”成为宏棋集团盈利最多的单位。1993年,“德基”带来的利润
竞占了宏棋集团总利润的.. 89%,1994年也占近.. 1/ 3。该公司不仅为宏棋带
来了丰厚可观的利润,同时为宏棋的个人电脑制造提供了价格有竞争力的
DRAM芯片的稳定货源保证。就这样,依靠“德基”提供充足的.. DRAM货源,
个人电脑及主板的竞争力大增。原已走向绝境的宏棋美国公司起死回生并步
入快车道,1 994年第一季度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自有品牌产品打入美国市
场前十名。美国宏棋营业利润的大幅度的增长,对宏棋集团意义重大。1 995
年全年销售额约.. 8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额近.. 3O%,同时集团的另一家工厂
明基公司则在监视器领域显露了一流的产销实力。
场前十名。美国宏棋营业利润的大幅度的增长,对宏棋集团意义重大。1 995
年全年销售额约.. 8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额近.. 3O%,同时集团的另一家工厂
明基公司则在监视器领域显露了一流的产销实力。
□“老二主义”
“老二主义”的经营思想是施振荣创业之初提出的,很多人对此不以为
然,奇怪他为什么不主张当“老大”,而甘居“老二”。施振荣认为7O年代
台湾的信息工业刚刚萌芽,与先进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无论是技术、能力
还是环境都相距甚远,都不具备当“老大”的能力与本钱,因而无法自创全
新的产品和市场。基于这样的现实,施振荣说:“我们就该看得透,看得开,
努力扮演好阶段性角色。”他还幽默地对同仁们说:“也许哪天老大不小心
跌倒,老二不就走在前头了吗?”施振荣经营告诫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认
清某一段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待力量蓄积得差不多了,
企业的升位就是水到渠成。他反复提醒同仁,当“老二”的思想并不是安于
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用体力和意志去
追赶“老大”。施振荣这一经营思想,是在宏棋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留给
人们的宝贵经验。宏棋在.. 90年代初期陷入低潮,就是匆匆忙忙地想当“老大”
的结果。
□围棋理论
被称为“电脑棋王”的施振荣,不嗜烟酒,生活习惯很好,在不太多的
爱好中最喜欢下围棋,而他将围棋方法用于企业管理,无不与他酷爱围棋有
关。
下围棋与企业管理到底有何联系呢?施振荣是这样理解的:“围棋不同
于象棋,象棋讲对杀,偏向单打独斗;围棋谈布局,注重集体作战。做生意
跟下围棋有着相同的道理。下围棋要造眼,做无数个活眼;做生意则需开源,
只有一项产品,一条销路,一旦遭受围堵夹杀,必死无疑。下围棋是长策略,
要比气长;做生意则需节流,宏棋初期‘留薪后补’,‘用钱在刀口上’的
方法,便是想为企业生命体多留口气,以免血流光了,不支倒地。”
下围棋特别注重一个“气”字,尤其是双方相互杀伐之际,“气”越长
越占主动,“气”短则感局促不安。“气”本属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建安
文艺批评家曹丕曾指出:“文以气为主,不可力强而至”。这里的“气”是
“气韵”、“气势”之意。广而至企业经营,就是指一个企业要健康成长必
须保持新鲜活力,在竞争中方能以气势压倒对手。这内部力量的蓄积包含人
与物两大因素。
围棋强调呼应连接,一招棋看起来无关紧要,而高明的棋手往往能审时
度势,为将来的棋路埋下“伏笔”。
宏棋“出山”时的精神正是如此,草创之际,宏棋自命为“微处理机的
园丁”。在台湾,由于电脑工业的薄弱以及宣传声音的弱小,致使人们对“微
处理机”(Micro- processor)相当陌生,居然有人把施振荣等人当成了栽
树管草护花的园丁。施振荣计上心头,心想:“要我种草也不难,日后定有
花开时”。于是创刊发行“园丁的话”,免费赠阅,最开始只印
500份,一
年后印到了
20000份,而这一份份的微机资料就象春天里播撒的种子,在各
行各业里萌发新芽,不久,公司除注入大笔资金致力研究发展之外,先后创
设“01科技”、“第三波”杂志、“微处理机俱乐部”、“宏棋资讯广场”,
并举办“宏棋科技应用大展”、“国际电脑围棋赛”、“全国电脑鼠大赛”、
“龙腾论文奖”、“儿童电脑夏令营”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为宏棋作宣
传,另一方面还为宏棋充气补血,使公司健康成长。
□接力式马拉松精神
这种精神实际就是企业的人事制度,即“升迁制度”与“授权制度”。
在接力赛跑中,交接棒是最为关键的。施振荣认为,企业的各层领导就好比
是接力赛跑的主力运动员,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有限,更何况还有许多料想不
到的因素,因此,企业要发展,要永远保持一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考
虑企业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替问题。施振荣诚恳而坦率地说:“我
老早就做好了随时交棒的准备。理由有三:①找一个‘替身’,做我现在不
愿再做的事。未来还有很多的事业等待我去开拓,如果没有接棒手,我就不
可能自我提升,因此,宏棋人绝对‘不留一斤’;②随着我的交棒,企业影
响力会日益扩大,这是我乐于见到的现象。少林、武当和丐帮世世代代都能
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团体,就是有很好的交棒制度;③人的生命有限,企业的
生命无限。任何一位领导人决不愿因自己的离去而造成企业的死亡。领导万
一断层,形成真空,永续经营就是奢谈了。因此我一再灌输‘平民文化’,
“只有团队,没有英雄’的观念,就是希望宏棋体质健全,延年益寿,从而
对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吃了上顿想下顿”这是中国的俗语,意思是说当我们今天端着碗高高
兴兴吃饭时,应该为明天的生计着想;中午饭吃得好,还得想想晚饭内容,
否则就会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结局。用今天的行业术语来讲就是企业
的“后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