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选股致胜12招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选股致胜12招 > 第11章

第11章

书籍名:《选股致胜12招》    作者:付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小投资者可按如下策略进行申购。

            (1)要对拟发行的新股进行大致定位研究。新股发行上市前,研读招股说明书应该是申购前必做的“功课”。通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特别是具有相类似股本结构的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并结合大盘当时状况,估算出大概的二级市场定位,从而计算新股上市首日的溢价率。

            (2)当出现两只以上新股同时上网发行时,应优先考虑冷门股(当然不是基本面欠佳个股),以获取较高的中签率。资金较少的散户应积极参与超级大盘股的新股申购。因为大盘新股的中签率明显要高于小盘股。

            (3)利用新股发行的时间差,即在新股发行比较密集时,避开先期发行的申购高峰,选择申购稍后发行的新股。如某月3日、4日和6日连续发行新股各1只,由于3日、4日的申购资金到6日尚未解冻,便可以放弃3日和4日的申购,到6日才申购,这样中签率有时会较高。

            (4)参与原有B股公司增发A股的申购,中签率也比较高。

            (5)全仓出击一只新股。例如,如果一周同时发行3~5只新股,就选准一只全仓进行申购,以提高中签率。以8只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0.564%计算,1000000×0.564%=5640元,这表明用100万元的新股申购新股按当前市场中的平均中签率计算刚好可以中签500股或者1000股新股。但如果投资者将这100万元资金分成3份,各自去申购3只新股,就有可能一只新股都中不到,因此建议在100万元以内的投资者全仓出击一只新股。

            (6)选择合理下单时间。根据历史经验,刚开盘或快收盘时下单申购,中签的概率小,最好选择中间时间段来申购,如选择上午10∶00~11∶00和下午13∶30~14∶30之间下单。

            (7)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可以用多个账户申购;而资金量较少的投资者,往往申购好几个月甚至全年都难以中一次签,这时可以采取多人合作,中签后卖出股票获得的收益平均摊分。

            (8)可以积极参与一些大盘股或超级大盘股的申购。由于市场预期这些大盘股的收益率较低,当新股发行比较频密时,一些资金会放弃申购大盘股而去申购中小盘股,使这些大盘股的中签率提高。

            选股点金

            开设申购股的账号要紧挨着,有条件的股民开设多个连在一起资金账户,在申购新股时使用多个磁卡紧挨着申购,使多个账户配好都连续,如最后的号是“1、2、3、4、5、6、7、8、9、0”,这样的中签率最高。

            从招股说明书中选新股

            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是供社会公众了解发起人和将要设立公司的情况,说明公司股份发行的有关事宜,指导公众购买公司股份的规范性文件。招股说明书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发行股份和发起人、社会公众认购股份的一切行为,除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外,都要遵守招股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违反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招股说明书的法定内容公司通过后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定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发起人认购股份数;每股的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认购人的权利、义务;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招股说明书虽然内容很多,但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真正应该引起重视的段落也只不过一半而已。

            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都会有关于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过程及竞争格局、公司行业地位以及自身竞争优势的评述内容,而这些往往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地和投资价值最直接的参考依据,而上市公司质地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其投资价值的高低,而投资价值又是影响股票二级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于招股说明书中关于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和地位分析的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仔细研读。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均会对公司所处行业的整体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必要介绍,如行业历史、行业格局、行业政策和行业前景等,投资者可据此对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整体情况加以了解,特别是可以据此判断出行业景气周期和发展前景。投资者如果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行业分析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将很容易判断出上市新股投资价值的高低。

            除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因素外,上市公司一般还会在招股说明书中介绍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包括行业内主要的竞争对手情况)等,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都会尽可能地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对自己的劣势往往一笔带过,而投资者往往容易被上市公司的表象所迷惑,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在判断上市新股投资价值高低或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时,投资者必须将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和行业成长周期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那些处于上升景气周期的行业龙头企业往往会成为市场主流资金关注的对象,从而形成典型的长期上升趋势,如苏宁电器、保利地产等,在其上市后纷纷走出震荡上扬的运行格局。投资者只有仔细甄别新股基本面的优劣,方能规避潜在风险,从而有效把握上市新股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阅读招股书,除了解公司各项财务数据等基本内容外,不要忽略不显眼处的资料,例如,应了解公司有否涉及任何法律诉讼。此外,更要翻阅会计审计报告,确保会计没有就公司账目有任何特别的注释或保留意见。如有疑问,应咨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种种资料后,假如认为股份值得购入,便应查看招股章程内的招股价及有关的财务比率,以判断该公司相对于市场上其他股票的投资价值。

            新股上市的走势形态与投资诀窍

            一般而言,新股的炒作常具备以下几种形态。

            1高举高打型

            在新股炒作过程中,大多数主力会利用投资者对新股的情况不知而展开高举高打的过程,高举高打的形态往往具有以下几种形态。

            (1)新股上市出乎市场的意料之外进行高开。不少新股在市场预期较高的情况下,常会呈现出高开高走的情况,因为不少股票在上市时市场的预期很高,而主力也想进行一番炒作,若开盘价较低,原始股东采取较为惜售的方法,而如果其高开的话,原始股东常会抛出,这样其往往能轻易获取筹码,主力很可能会通过高举高打的方法,先高开,随后在盘中进行洗盘。这样极易取得充分的筹码。

            (2)从新股上市后的走向看,大凡被成功炒作的新股大都具有被市场关注这一重要特征。若缺乏被市场关注这一重要因素,无法吸引市场的跟风盘,一旦炒作也不易取得一定的效果。这是因为作为新股的炒作需要资金的配合,一旦将某股打至一定的价位后,若该股不被市场所看好,主力较难对该股进行成功的炒作,而一旦上涨则缺乏有力的买盘将股价托住。

            2高开低走型

            从近年来沪深两市新股的发行状况可以发现,除少部分新股在上市当日表现出高开高走之外,大部分新股表现出高开低走之势。新股的高开低走与三大因素有关:

            (1)由于新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差很大、有利可图。中签投资者上市当日只要涨幅达到百分百以上就一抛了之,然后再次寻找新股认购的机会。从而使众多的社会资金集中在新股的认购中。

            (2)从大盘所处的位置看,也极易造成高开低走的情况。当大盘处于较高的点位时,因为市场火暴,交投活跃,新股上市后往往暴涨,致使大量获利盘涌出,兑现了结。

            (3)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常会想让自己上市当天以不俗形象引起市场的关注,而常会出资或与承销商联手开出较高的开盘价。

            从新股炒作的规律看,在所有上市的新股中,除少部分上市在上市后是高举高打以外,大部分新股的炒作都会呈高开低走再高走的炒作形态。这种炒作的方式主要还是必须根据市场主力炒作的意愿而定。高开低走后再次被炒作的股票大都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即其股价在上市后,随着股价的逐渐下移反而体现其内存价值。这种情况的发生常会和这类股票具有较佳的基本面有关。其中不乏是一些高科技板块中的绩优股。在这类股票的炒作中,常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上市后高开低走,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炒上去的过程。这类股票在沪深两市很多,这类股票从高开到低走,有的股票的时间局限在一个星期之后,而有的则在两至三天时间内。另一种是上市后高开低走,随后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再次产生上涨的过程。这种情况产生后,其时间跨度较长,有的甚至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这类股票一旦成为后发制人的股票,其爆发力常会要超过上市后就被炒作的股票。

            因此目前不少新股上市常会表现出高开低走之态,随后主力在较低的价位进行从容地建仓,一旦进入拉升阶段,常会是其实现利润的阶段。

            3低开高走型

            低开高走的情况在沪深两市也很多,应该说,低开高走的股票给短线操作会带来较快的利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