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翁上元劝挡的声音被激昂的叫酒号子淹没得无声无息,他感到无能为力。
刘淑芳反而没有一丝窘色,“好,好,只要兄弟们高兴,嫂子也就豁出去了;但有一个条件,日后,嫂子说话在你们面前得算数。”
“嫂子说一不二。”几个兄弟高声应承。
一个兄弟敬上一杯酒来,淑芳一手接过,“兄弟,日后嫂子叫你做只羊——”
那个兄弟双手往头上一竖,“那我就咩、咩、咩……”
刘淑芳一饮而尽。
又一个兄弟端上一杯酒来,淑芳还是一手接过,“兄弟,日后嫂子叫你当一只公鸡——”
那个兄弟脖颈往上一耸,“那我就咯儿、咯儿、咯儿
刘淑芳便又一饮而尽。
新一轮酒喝完,刘淑芳己脸红如蟹,嘘气如风,兰步如蹈,嘴上高声喊着一个字“喝、喝、喝喝……”
于是满场都是烂熟的笑声。
沸腾的气氛,使几个叔公也兴奋起来,“淑芳,咱岭前岭后有个说法,叫作‘三天之内,没大小’,叔公们也都敬你一杯。”
刘淑芳便笑着要去接酒杯——
“做叔公的怎么这么不正经,这不是趁火打劫么!”翁息元站起来,脸色严竣肃然。
几个叔公怔了,索然地落了座。
翁上元感到气氛有些生涩,便腆着笑脸依次敬几个叔公的酒。
几个叔公均不领盏,气咻咻地说:“你三叔正经,请你三叔喝。”
便敬三叔。
翁息元对翁上元说:“把你几个叔公的酒都满上,我替他们喝。”
翁息元便独自举杯——一杯,两杯,三杯……喝得空气滞重起来。翁息元哈哈大笑,“哥们儿几个,息元得罪了!切莫计较,息元给大家唱一支酸曲,叫(钉大缸),给大家助助兴,酒还是要喝,这是喜酒。”
翁息元走到一个空场上,扭摆起来,嘴里哼着开场的曲调。调门还未哼出意思,咕咚跌倒了,便迅即爬起来,接着哼那其实很简单的音节。如此“咕咚”了几次,酒宴上的沉滞已杳无踪影,人们又沸腾起来。笑浪中,翁息元的过门终曲哼完,便唱:
大锔子钉了三百六,
小锔子钉了二百双;
剩下一个锔子没地方钉,
钉在王大娘的脚后跟上。
“翁息元,你假正经,你唱的不是原曲,唱原曲!”人群里喊。
翁息元脖子一缩,吐了一下舌头,“好,好,唱原曲,唱原曲。”
大锔子钉了三百六,
小锔子钉了二百双;
剩下一个锔子没地方打,
钉在王大娘的屁股门上。
“这就钉对了!”人们兴奋到了极点,酒喝得更为酣畅。
唱完酸曲的翁息元终于醉倒了,被人搀回家去。
子夜,闹酒的人们散去,翁上元不放心为救场而醉倒了的三叔。他点了油灯到了三叔的屋里——
“三叔,三叔,你没事吧。”
翁息元眉眼紧闭,毫无声息。他睡得太沉了。
翁上元端上灯盏,准备出门。突然,从翁息元紧闭的双眼中,两颗泪珠无声无息地滚下来。
看到那泪珠,翁上元不寒而栗。
他跌跌撞撞地跑出了三叔翁息元的家门。
第二章
一
翁上元的喜日子刚过三天,父亲翁太元就召开了家庭会,会议的主题是商量翁上元分家的事。
翁太元说:“上元,你们哥儿们弟兄多,我手头又不宽裕,都聚在一堆,日子不好拆兑。既然你已经成家了,就分开过吧;这对你也是好事,早分家,早立门户。”
翁上元感到太突然,“这不太合适,我刚结婚你就扫地出门,会让旁人说闲话。”
“谁的日子谁掂配着过,关别人蛋疼!”翁太元有些不高兴。
“分家要首先有地方住,我连房子都没有,朝哪儿住。”翁上元提出了实际问题。
“自己盖嘛。”
“我连钱都没有,拿什么盖?”
“自己去借!”
翁太元扫地出门的决心已下定了,翁上元感到已没有别的出路,就说:“既是盖房,你作老家儿的也应该给点儿帮配,不能光站着说话。”
“祖上留下的两棵大杨树交你去砍,成柁当柁,成檩当檩,别的就你自己操持吧。”翁太元不耐烦地说。
“那么,就把家里的钱借给我点儿。”翁上元请求着。
“不借。”翁太元答得极干脆。
“为啥?”
“家人之间不借钱,再说,我是一个贫农,没钱可借。”翁大元把话口给堵死了。
“不过,我可以给你指个路子,”翁太元毕竟还是个作老子的,还是为翁上元着想,“你去找你三叔,他准备娶媳妇攒了几个钱,眼下他用不着了,你可以先借着用。”
一想到跟三叔翁息元借钱,翁上元就感到有些别扭;但事已临头,无路可走,便还是硬着头皮去借。
翁息元看着拘涩不安的侄子,说:“媳妇就是那么好娶的么?”然后嘿嘿一笑,这一笑,意味深长。
翁上元怀揣着借款走出三叔的房门,黑黝黝的天空上已有了几颗稀稀落落的星星。在刚刚开始的幸福生活中,他感到了几丝苦涩。
二
房子盖起来了,也置备了两三件必备的家具,当然也少不了锅、碗、瓢、盆掌勺的炊具。但还未来得及品尝出在锅碗瓢盆交响乐中家庭小日子的温馨滋味,村里开始吃集体食堂了。
吃集体食堂,是个新奇的事物,人们兴奋异常。人们只须按村里的吩咐去出工出力,干集体的农务,而不用耽吃喝之虞。收了工村里人簇拥在大庙里,尽情地吃大灶,把肚皮都吃大了。
但吃了不到半年的集体伙食,大灶上的吃食却突然清寡起来——人们吃不上干粮,每顿喝稀可鉴人的大锅粥。村民的怨声顿起,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成了一种公开的存在,农忙成了农闲,生产搞不上去,庄稼也长得很勉强。
入秋,收成大减;有限的几囤粮食,断了集体食堂的前景——为了能把食堂撑过年去,大锅粥里掺进了玉米轴磨成的粉,吃到肚里感到疙疙瘩瘩,人们都得了便秘,苦不堪言。
收秋的最后一天,翁上元奉命到南沟收几垅地瓜。那地瓜长得也不火,但从土里刚刨出来,紫红的皮上也泛着润泽的光,让人体味到地瓜肉那脆美的口感。翁上元用衣袖擦去地瓜皮上的泥土,一口咬下去,汁液溅出来,甜润了整张干渴的喉嗓。他不顾一切地吞咽起来,不太长的光景,那被饿耷拉了的肚皮便饱满得不能再饱满了。
一种慵懒的甜蜜感觉使他睁不开眼睛,他倒在地瓜蔓上睡着了。
他梦见荡漾的海面上浮出来几条大船,船上装满了白花花的馒头;岸上成群的人疯狂地呼喊着,叫大船靠岸。大船走得极慢,性急的人们便纷纷地跳下水来;在水上沉浮了几下之后,便都没了踪影。他站在岸上望着沉下去的人影,惊骇极了。刘淑芳站在他身后,“人家都抢馒头去了,你怎么还傻站着!”他不敢说害怕,只是更踌躇迟疑。刘淑芳很生气,一脚踹过来,“你给我下去吧,亏了还是个大老爷们儿!”他一头栽下去,大喊一声,瞪开了眼睛——
地瓜地上,刘淑芳果然咻咻地看着他。
“都开晚饭了,怎么还睡在地里。”刘淑芳说。
“我已经吃饱了,回去不回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吃啥了?”
“吃地瓜。”
“你真是个背时的货,今天晚上改善伙食,吃精粉捞面。”
听到精粉捞面,翁上元的口涎出溜地流下来;但他溜圆的肚腹不给他争气——上边想吃,下边胀满,急得他直跺脚。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好,半年多了,才有的一次面条啊!”翁上元急得居然流出泪来。
“看来就只有一招儿了。”
“啥招儿?”
“往外抠。”
翁上元便依着刘淑芳的招数用指头往外抠。但只是干呕,并呕不出东西来。整把指头都抠进去了,依然如故。
翁上元,眼白翻着,脸子扭曲着,一派受难之相。
“我刚吃饱,肚子有些沉,我给你屙一泡。”刘淑芳说。
“你屙一泡有什么用?”翁上元迷惑得很。
“叫你闻一闻。”
翁上元恍然大悟,“那你就快一点屙!”
刘淑芳便蹲下了。翁上元迫不及待地凑上去,盯着那两片白白的臀尖。
物质终于生产出来。那是好吃食酿出来的新鲜货,味道锐利,直直地刺进翁上元的七窍之中。翁上元感到了一阵窒息,但待那瞬间的窒息像塞子一样被翻腾的酒液冲开一样,翁上元腹内的物质喷薄而出——
吐出了今天的地瓜。
吐出了昨天的玉米轴粉子粥。
吐出了母亲连同血脉一并给他的生命汁液。
……他把自己吐空了。把自己吐成一条装里捞面的口袋。
到了公共食堂的大锅前,眨两眨眼的光景,这条口袋便被面条装满了;又圆圆地鼓起来,鼓得不能再鼓,如果再轻轻地敲一下,这张鼓面就会豁地爆裂开来!
翁上元捏着喉咙挪回家去,偎进炕角的旮旯便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就如此这般,他整整坐了三天三夜。
当他终于可以活动活动肚腹,慢慢地站起来的时候,公共食堂宣布解散了。
三
公共食堂散了以后,开始以队为单位按劳决算。所谓按劳决算,就是每天到队里干一天的活,叫出一个工;出一个工,精壮劳力记10分,妇女劳力记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