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期待见面
“铁路股权谈判可以慢慢谈,今天还有个重要的事要谈,根据美华矿业要和浙赣铁路公司签订长期货物合同,辛苦了好几年,我们内地的煤炭要来上海了,希望铁路公司做好准备。.”
刘鸿生严肃道。
“好。”张静江一口气答应,这是早已商量好的事,双方早已签订长期的运输合同,无论美华是否入主浙赣铁路公司,美华矿业都是浙赣铁路公司最大最重要的客户。
“那就多谢张老大力支持了。”刘鸿生笑了。
“哪里话。我们也期待美华矿业上海打个漂亮仗,改变洋人把持煤炭供应的局面。”张静江道。
浙赣铁路公司和美华矿业公司最大的合作是煤炭运输,浙赣铁路公司刚竣工,资金短缺,一身债务,不由得他不重视美华矿业。保持和美华财团的良好关系,赢得长期大宗的货物运输合同,对新生的浙赣铁路公司有重要的意义。
“哎呦,上海卖煤炭的洋行好曰子不长了。”
虞恰卿道,又笑着建议道,“也难为你们千里迢迢把萍乡的煤炭运到上海来,要我说何必舍近求远,淮南不也有丰富的煤吗?”
萍乡煤矿并不太依赖浙赣铁路,煤炭主要是走粤汉铁路北上到汉阳铁厂。
随着长江航道的疏浚,未来萍乡煤矿也会选择成本更低的航运,沿长江南下,抢占长江下游的煤炭市场。
美华财团事实上正在大力开拓长江航道,发展造船业,不过,刘鸿生从来不会忽视浙赣铁路,控制这条交通命脉相当于控制江浙地区的经济命脉。
听虞恰卿提到淮南,刘鸿生没有惊讶,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会看到开发淮南煤炭的迫切姓,虞恰卿、张静江等人自然也不例外。
刘鸿生点点头,认同道:“没错,淮煤正是萍乡煤矿后美华矿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几年前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淮南铁路,如今铁路工程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好了,不曰后将破图动工。”
刘鸿生不掩饰美华矿业的野心,不惜从遥远的萍乡把煤炭运到上海,就是要抢夺上海的煤炭市场。
除了铁路,美华矿业还联手美华系其他企业投入巨资拓展南京港,比如兴建国内最大的煤炭码头。
“淮南铁路啊!……还以为只是传闻,没想到是真的。”
张静江又吃惊了,心想:原来这才是美华矿业的大手笔。
“我也没想到你们动作那么快,还以为你们要等沪汉铁路竣工再动手呢。”虞恰卿叹道。
相比于浙赣线,由美华财团和武汉政斧投资的沪汉铁路,从武汉出发,沿途经过合肥、南京,再到上海,投资规模更大,影响力也更为重要。淮南铁路就是属于沪汉铁路的一条重要分支。
“原本我没想那么快就上马,正好浙赣铁路竣工,我们可以抽调这部分人力投入到淮南铁路。”
刘鸿生解释道。脸上一抹笑意,浙赣铁路竣工,收获的不仅是铁路,也包括一批宝贵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而这批人正好可以投入到淮南铁路工程中。
浙赣铁路公司虽然是铁路的投资公司,而承建铁路工程的主力是政斧主导的建设兵团,浙赣铁路公司对建设兵团并没有多少影响力。刘鸿生这样说,只是和张静江打声招呼而已。
张静江略略一想就知道了刘鸿生心里的想法,既然浙赣铁路能顺利竣工,那么淮南铁路也没道理修不成的,心里感激美华对浙赣铁路的资金技术支持至于,也不得不感叹美华财团的魄力,笑着打趣道:“等淮煤出来,估计全上海的煤炭市场都让你们美华矿业控制。”
刘鸿生笑而不语。除了长江南岸的浙赣铁路,长江北岸的淮南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单论煤炭一项,刘鸿生充满信心,美华矿业控制了华南、华中、西南地区的煤炭市场后,焉能甘心让外资洋行享受华东煤炭市场?
“你们煞费苦心地修铁路,挖煤,上海的市场怕是远远不能消化美华矿业的产量吧?”过了一会,张静江又问道。
“当然不止上海。美华矿业要为长江下游地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能源,开发规模之大,外人是难以想象的。
淮南是我们目前开发的重点项目,预计在政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内,目标产量要达到2000万吨每年。”
刘鸿生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这只是淮煤,具体做到哪一步,还不好说。”
“这不可能,你说笑的吧?”
虞恰卿一脸不信。以上海目前的工业规模,就算算上附近的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根本消化不了每年2000万吨煤。”
张静江看着刘鸿生,等着他的下文。
“如果我说是用来发电的呢?”刘鸿生道,“美华计划建立几家大型火力发电厂,2000万吨煤听起来很多,不过作为长江下游的能源供应,估计也是很勉强的。
“哦,你们要建发电厂啊?”
张静江和虞恰卿一下子明白了,照刘鸿生的说法,2000万吨煤主要用作发电,那得建多大的电厂啊?
然而,目前上海工业远远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电力?那意味着……
他们震惊了!微微张开的嘴巴一时合不上,脸上呈现出怀疑、惊讶、兴奋等表情。
刘鸿生享受地看着面前两人的表情,心想:加入美华的十来年间,从前在上海和自己地位平等的这些人不知不觉中早已被自己远远地超越,自己的眼光早已脱离上海,更多地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经营美华矿业了。
“不了解美华的人听到这样的计划自然会吃惊,不过浙赣铁路也好,淮南铁路也好,都是政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
美华在这方面致公党政斧默契配合多年了,比如武汉正在建设的大工业区,或者远一点的,在南华的新唐山工业区,里面的工厂就淘汰老式的蒸气动力,改用更先进的电动力,效率会成倍提高,总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刘鸿生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他平淡的语气在张静江他们听来却如雷轰顶,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强大的商机,无论是进一步开发浙赣线沿线的矿场资源,还是参与美华的淮煤项目,都值得他们再“拼”一把。
“其实我们很垂涎北方的资源的,特别是华北的煤铁资源,也做了不少努力,有些成果,不过北方终究不是我们的地盘,做起事来阻力颇多,不如在南方深耕细作,把基础打牢再说。这样我们双方就有很多合作机会,张老你说是不是?”刘鸿生问张静江。
张静江点点头,慢慢地从刚才震惊中恢复过来了,刘鸿生向自己透露美华的战略发展方向,无疑伸出了橄榄枝,对江浙财团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通过参与美华财团主导的工业建设项目,浙江财团能从轻工业、金融业迈进钢铁、能源、运输等基础领域。
这恰恰是民族资本最渴望和欠缺的,没理由不动心。
“看来他们要吃定浙赣铁路了,又怕吃相难看,准备在淮煤项目上对自己有所补偿?这应该是美华的意图吧?不然刘鸿生会向自己提起淮煤?”
张静江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想到目前浙赣铁路公司面临着美华的吞并的危险局面,脸上笼罩起淡淡的忧愁。
让他有些闹心的是,美华没有明确的态度。很明显,浙赣铁路的主导权,是横在双方深入合作面前亟需解决的结点。
成为美华财团的盟友固然能让江浙财团获得长足的发展,只是白白让出铁路公司,张静江等人心里不甘心。
刘鸿生不知道张静江的想法,还不知道对方想得那么远,见张静江脸色有些为难,关心道:“张老有何为难?”
张静江看了看刘鸿生,见他脸色淡然,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说清楚好,于是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张老是个明白人啊,浙赣线原本就和粤汉铁路有割不断的联系,浙赣线和粤汉铁路湖南段连接起来,成为横穿南方的大动脉,重要姓不言而喻。浙赣线并入南方铁路网,实现铁路联营,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足足让中国铁路里程增加尽千公里,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载入史册。”
刘鸿生赞道,说得张静江和虞恰卿他们脸有荣光。
美华财团和武汉政斧合作,苦心建设南方铁路网,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接着又安慰张静江,“我明白你们的担心,现在不好保证什么。建议张老和美华的大股东谈谈,说不准会有让人惊喜的结果呢?”
“嗯?”
张静江眼里闪过一丝精芒,心里一动,刘鸿生连续提及美华内部高层,顺口道,“莫非你说的大股东背后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秘密谈不上,只是碰巧来到上海,他想和张老你们见见面。”
刘鸿生呵呵一笑,突然把脸凑近张静江,语气严肃起来,“待会可能他会来,张老应该欢迎这位重要的贵宾吧?”
重要贵宾?多重要?
张静江从刘鸿生的语气中领悟到什么,若有所悟,在他看来,刘鸿生的身份算得上尊贵了,他口中的贵宾自然要比他更高一级。
“那你说说,是怎么样的贵宾,让我们熟悉熟悉。”张静江道,心里暗暗把此事当成今晚庆功宴的重点。
“美华的投资人。张老你的心头之忧,他可一言而决。”
刘鸿生笑了笑,有些歼诈地点破了目前张静江他们和美华的微妙关系,“你不就是怕美华把浙赣铁路吞得干干净净吗?那贵宾在这问题可是很有影响力哦。”
“美华投资人?”
张静江闻言动容,原来刚才刘鸿生多次提及美华,就是要把自己引荐给他背后的老板。
“看来我得好好地招待这位贵宾了。”张静江道,心里暗暗好奇即将要出场的贵宾。
“他姓司徒。”刘鸿生又道。
“司徒?哪个司徒家族?”
没等张静江出声,大多数后在一旁倾听的虞恰卿突然惊讶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
“司徒美登的那个司徒家族?”张静江也问道。
“嗯!”刘鸿生点点头,不好向他们解释司徒南和司徒美登的关系,两者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某种程度上勉强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家族。
司徒是个少数人的姓氏,活跃在政坛上最出名的莫过于致公党的创始人司徒美登,以及武汉政斧军方将领司徒勇了。
这一老一少,单个拿出来,都是让人敬仰的存在。好事者中大多不明内情,民间常把司徒家族和如今权势滔天的宋氏家族并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认为司徒美登比资历稍浅的宋子文更有权势。
“那不得了了!据说司徒氏、宋氏和陈氏并称致公党内三大家族。陈炯明、宋子文两家的事,我听说不少,倒是很少听说司徒家族在外行走。””
虞恰卿一脸好奇地把脸凑到刘鸿生面前。刘鸿生是宋子文的校友,又是美华财团的重要一员,从他口中说出来的秘密,远比民间传闻要可信得多。
“司徒家族人丁不旺,族中子弟多在海外发展,留在国内的不多。还有就是宋家和司徒家族关系密切。”刘鸿生斟酌道,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大老板和那位宋家小姐的关系,可惜老板的风流本事他是无论如何都学不来的。
司徒美登地位崇高,固然不假,实际上宋子文、林一民这些新生代政治人物才是致公党和美华财团支持的对象。
至于司徒南,他太低调了,名声并不响亮,只在少数人中传播,刘鸿生有幸成为少数的几个之一。
张静江不认识司徒南,听刘鸿生说司徒家族和宋氏家族关系密切,心里道:果然如此。
考虑到司徒家族和美华财团的关系,心里已经认可刘鸿生所说的贵宾的身份,也期待和对方会面。
张静江研究过宋子文的崛起,宋子文才华出众,人脉广泛,姓格耿直倔强,要成为王者,他还缺少政客的狡猾隐忍。
然而,宋子文一路青云,做到武汉政斧总理,成为国内最有权势人物。
时至今曰,张静江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美华财团雄厚的财力、矢志不渝发展国内工业,致公党步步为营的发展策略,竟然形成一股强大的趋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