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231 从战争中成长的大生集团

231 从战争中成长的大生集团

书籍名:《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作者:蒲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张孝若刚刚从南华回到上海,沿途还在、南宁、广州等地视察大生集团在南方的纺织基地,各处工厂机器隆隆,数万名女工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他们要加班加点,赶着生产棉被、面纱还有军装!

        张孝若从码头下船,就直接来到美华银行上海总部向林一民汇报大生集团的生产状况。

        站了一会儿,林一民没有回头,拧着眉头看在下面的南京路,一脸挂着外国国旗的汽车猛摁喇叭,蛮横地冲撞,周围的黄包车、行人逃荒似往两边躲?????

        有惊无险,没发生事故,但那让人感到血迫的膏药旗落在他眼里是那么刺眼。

        “知道吗?每天看着下面那些人,我的心渐渐麻木了,甚至想如果也像东京一样,来一场大地震,把这座罪恶的城市统统毁灭掉!”

        林一民揭开领带,转身回到座位。

        “我也有同感。从热火朝天的南华回来,就感觉像是两个世界一样。实际上,无论南华还是我们在国内的工厂,生产和待遇其实都差不多,但周围的环境还有工人的精神面貌总给我压抑的感觉。”

        张孝若感慨道,他已经加入了致公党,大体上也知道大生集团正在为军工服务。轻嘘口气,冷静道,“这是个破碎的国家,我们总得一片一片地把她补好。”

        “嗯。”林一民点点头,脸色好看不少,询问大生集团的生产情况。大生集团也是致公党军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上海这边因为此前囤积的棉花,足够完成30万套军装,10万条军被子,靴子、帽子等也有着落了。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纺织厂已经完成了70%的棉纱、布匹生产,印染厂也正在加班加点,截止上个星期,我们在上海的仓库已经完成5万套军装,2万条被子,就等着奉张来提货了。”

        张孝若兴奋道。

        大生集团一年前突然接到奉系军阀的委托,要生产10万套军装,和5万条军被,以及鞋子、帽子等其他装备。

        当时他还大大吃了一惊,怎么也想不通奉张怎么跑到上海来订货,后来才知道这是奉张和广州政府的秘密协议。

        实际上是奉张拉拢广州政府一起对吴佩孚开战,美华公司接到订单后转手交给了大生公司。

        东北地区酷寒,可不向南方,一年四季穿单衣短袖都没问题,在制作军服的过程中,不仅要添加厚厚的棉花,同时皮毛等御寒材料也必不可少。

        “保准在冬季来临前把货交给北方。”

        张孝若保证道,把手边的帽子递给林一民,笑道,“士兵的大棉袄,军官的呢子大衣,就是这种材料。用的是上好的毛绒,原料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还得多亏黄先生的帮忙呢。”

        黄先生是指南华交通部长黄仲涵,黄氏财团和美华公司在西澳投资不少,占地极广的畜牧业成为华人财团组织移民西澳洲的最好投资。实际上,西澳洲还真没几个人!

        “真没想到美华公司居然还在澳大利亚经营畜牧业?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大生集团发展毛纺织业。”

        张孝若有些幸福地笑道。

        “看你心情那么好,南方的物资都准备好了吧?”林一民点点头,关心道。作为广州政府的后勤供应商,大生集团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放心吧!大生在南方地区的工厂生产能力一点也不比上海差,我们在新唐山的工厂也在为这笔订单开工呢!”

        张孝若轻松一笑,相比于奉张,广州政府交给大生集团的订单就要多得多了,整整100万套!一半是夏装,一半是冬装!

        如果按照每个士兵两套计算的话,广州政府应该扩军到25万人!

        张孝若暗暗咂舌,有些期待地盯着林一民,用神秘的语气问道:“这次要动真格了?老大!”

        “说不准!可能放在仓库里几年。”林一民神秘一笑,又对张孝若道,“对了,今天找你来是要告诉你,大生公司要增加5万套军服。”

        “还不够啊?真要开战了!”张孝若摸摸头,想起几十万人的打仗,怎么就感觉奇怪呢,好像自己一直躲在背后看着这场大战似的。

        “别误会。北洋的。卢永祥和齐xie元要打起来了,又是一场狗咬狗!不过能想到从我们这下订单,倒也识货!”

        林一民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张孝若有些失望。不过能增加一笔生意也不错。

        卢永祥是浙江督军,控制浙江、上海这两处最肥的地盘,后台是过气政客段祺瑞的皖系,不过好像跟奉张勾结在一起了。

        而齐燮元是江苏督军,盘踞在南京,背后有吴佩孚撑腰,有中央名分,加上另外野心勃勃的投机军阀孙传芳,他俩都把矛头指向富裕的卢永祥,动起手来,肯定是天崩地裂。

        “这帮混蛋,都是满清余孽,祸害完北方又祸害南方!富裕的江南地区可能要被他们打烂了!”

        张孝若气愤道,马上就急了,一脸期待地看着林一民,“能不能阻止他们?”

        “你说呢?”林一民讥笑道。

        张孝若有些尴尬,想起美华公司的做法,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你把订单交给他们,让他们工厂赚钱,就算其他势力把这国家打烂了,广州的那些人也不会心痛,因为他们要等自己强大起来后,一个个收拾对手。

        只是,这天是不是来得太晚了呢?

        张孝若心里一叹,故作轻松道:“看来在苏州、南京投资新厂的计划泡汤了。”

        林一民不为所动,一脸冷漠,隐隐期待即将在江南上演的那场战争,大量的富人将会逃离江浙地区,涌向上海租界。

        如果做好准备,巧妙引导的话,大部分逃离战乱的江浙资本应该能涌入稳定繁荣的两广地区或者南华。

        林一民之所以在这关键时刻离开广州回到上海,就是为了此事。心有戚戚的张孝若一时半会是理解不到林一民的苦心的。

        咯咯!

        林一民的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淡黄色的电报,打断房间里的尴尬气氛。“总部转过来的。”

        说完那秘书利索离去。

        听说是南华总部的电报,林一民不敢怠慢,拿起电报,看了一下,马上就笑了。

        “你有活干了,可能要去非洲一趟了!”

        “非洲?”张孝若瞪大眼睛,从林一民手中接过电报。

        “你怎么看?”林一民笑问道,两年没见,有些挂念司徒南了。他知道司徒南现身北非,肯定有种重要的事情,了解内情的他只能暗暗感慨。

        “美国的棉花太远,国内的棉花数量有限,日本企业和大生激烈竞争,以大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除了印度,我们的确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我得亲自去一趟埃及!”

        张孝若爽快道。他心里有点疑惑,怎么万里之外的一封电报就让林一民态度恭顺呢?

        张孝若有强烈的进取心,林一民放心,美华财团在大生集团花费大量精力,就寄托大生集团能从日本和英国的纺织企业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对大生集团构成强烈竞争对手就有英国的普拉特公司,世界最大的纺织巨头,纺织产品、纺织机械畅销全世界,体现英国纺织业几百年来的沉淀,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也是普拉特公司的原棉产地。

        而在东亚,日本纺织企业几乎和大生集团的竞争激烈,几乎到了近身肉搏程度。三井财团在日本纺织业有重大利益,旗下不仅有数量庞大的纺织工厂,还有丰田自动织机公司这样实力不俗的纺织机械公司。

        技术是大生集团的短板,也是林一民比较焦心的事。大生在上海的纺织设备大部分就是从日本进口的,近两年在南华投资的新厂倒是采购美国普林斯公司的织机加上康明斯电气的电机,改装而成,效果良好,由于采用电力动力,比起传统的蒸汽功力,新唐山的纺织工厂比上海的高10倍。

        引进这些昂贵的机器花费500多万南华元,如果没有国家支持的大量的订单,大生集团真不敢轻易在南华花巨资投资新厂,但也仅此在南华一地而已,大生集团在中国的纺织工厂不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就是收购英国纺织厂购买而来的。

        似乎明白林一民的担忧,张孝若有些苦涩道:“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终究不是办法。最近,日本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推出一种新型的自动织布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效率比我们在南华拼凑的设备还要高。如果可以,我想——”

        又是丰田织机?令人讨厌又不得不佩服的日本人!

        林一民嘟哝道,鼓励地看着张孝若:“你想怎样?”

        “购买专利许可。”张孝若咬牙道。

        “没那么容易。如果想你说的那样神奇的话,要知道日本人是出了名小气的,这么重要的技术我看不会给我们的。”林一民摇头道。

        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限制先进的纺织技术不泄露到国外,命令禁止任何纺织机器出国的,直到一位纺织工匠到了美国后凭借记忆复制纺织机,这才开始了美国的纺织业。

        现在的日本人就像当年的英国人一样,绝对不会轻易把国家领先的技术出口到国外的,就像克莱斯勒日本分公司在日本组装汽车,而不会把发动机工厂搬到日本一样。

        “那就用钱砸!实在不行,我们就偷出来,拿回南华拆卸,模仿,山寨他们。”张孝若一脸坚定道。

        “嗯。这样也好!”林一民点点头,他才不管大生公司去偷还是抢。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