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繁荣 82 矿工队与自由贸易
棉兰成了一座军营,隔海相望的滨城也人声鼎沸。如果有哪座城市最像棉兰一样,有大量的华人聚居的话,那肯定是槟城无疑。
从清末开始,大量的华人下南洋,用辛勤的汗水开辟了这座城市。美华公司的不少产业集中在这座槟城,李氏锡业公司、美华银行、南星轮船公司、橡果国际、美华药业公司都在槟城设有分支机构。
近几年,槟城一直和棉兰保持密切的交流。朝发夕至,华人把马来半岛的橡胶、锡制品、粮食等物资大量地输送到棉兰,换回棉兰的香料、烟草以及钢铁产品。
棉兰宣布独立后,荷兰舰队忙着封锁、镇压泗水的叛乱,无暇及顾对棉兰进行封锁封锁。不过,如果他们看到那一艘艘轮船上悬挂的米字旗或者星条旗,敢不敢拦阻这些船只还另说。
槟城输送到棉兰的不仅有大量的物资,还有当前最紧缺的兵员。今天早上,一列火车从锡都怡保驶来,火车上满载这3000多名华人矿工。
他们都是李氏锡业矿业公司的员工或者来自华人锡业公会的矿场,到达槟城后,在附近的振华中学休息后,下去继续坐船到苏门答腊去“开矿”。
槟城港上空船笛轰鸣,港口云集了大量的华人,有满脸皱纹的老人、天真活泼的小孩,依依不舍的女人,他们送别亲人、同乡到海峡对岸参加民族独立战争。
一名英国警官看着码头上那些心情激动的华人,眼神复杂的。他身后是包着红头巾,饶有趣味地看热闹的印度警察。
附近的军港好像也戒备了,只是不知道为何没有阻拦。
南星号巨大的身影停泊在槟城港,这艘巨轮不仅装载着大量的物资,还即将迎来几千名即将登船的华工。
“啪!”摄影机开动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摄制组正在船头对着港口登船的华工录像,这些美国摄影师最近爱上了这份工作,他们已经去过棉兰的很多地区了,拍摄了几十箱的胶卷,但仍然乐此不疲,专程赶到槟城来拍摄。
随着镜头的推移,一群衣着朴素,身穿美华工场流行的牛仔布工装的工人出现了,他们表情或拘谨或严肃或兴奋或害怕。回望港口的时候,眼神多了些留恋。
转头看着茫茫的大海时,眼神又变得激动、充满自信。
当然他们不是,只是矿工队,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只是背着简单的行囊,在矿工队长的带领下,依次排队登船,整齐划一,宛如一支军队。
这些皮肤黝黑,身材健壮,长期的劳动养成他们坚韧的性格,在美华军事化管理下,他们学会了令行禁止,欠缺的只是最后的射击训练和见一点点血。
胡茂春,此刻回望人山人海的港口,想到正在参加一项伟大的事业,这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心情激动不已。
他是锡业大王胡国廉的儿子,胡国廉去了棉兰参加南华政府的组织工作后,他就执掌胡家的产业。
作为华人锡业公会的秘书长,他义不容辞地组织了这次的矿工队,准备带领锡矿工人打出一片新天。
港口一片忙碌,各式的旗帜挥舞着,有米字旗,有星条旗,还有刚刚冒出来不久的棉兰旗。棉兰的南华旗帜很简单,一半是黄色,一半是蓝色。
黄色象征他们的肤色,还有那片魂牵梦绕的黄土。
蓝色代表海洋,既代表他们艰难的出洋路,又代表汉民族走向海洋的梦想。
这些旗帜都是槟城的一家英国布商临时印制的,不过原料来自美华公司在上海的大生纱厂。槟城的华人制衣厂正在赶制军装,剩下大量的脚料。
一名精明的英国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提出可以为美华公司生产一批小旗帜,他只收取一笔加工费。
美华公司自然应允。马上支付了500美元让那个热情的英国商人赶制一批欢送的旗帜。
简朴的矿工不会懂得太深刻的道理,他们只知道打胜仗,他们就出人头地了,可以分到田,可以获得好的工作,可以把家里贫苦的亲人、乡亲接过来,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看着港口欢送的人群,站在甲板上的矿工意识巨大的荣誉,此去棉兰,不仅代表着他跟人,他的亲友,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独立富强的希望!
“小春子,好好干,给我狠狠地揍荷兰佬!”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一碗白酒,鼓励胡茂春道。
“三叔公,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打败荷兰人的,到时再接你过去,看看我们的土地。”胡茂春自信道。
他捧着那盘壮行酒,一饮而尽,“啪”的一声把酒盆扔在地上,依然转身登船。
“乡亲们在为我们壮行,大家要精神点。来,唱首山歌,下南洋,预备唱——”
随着胡茂春一声令下,滞留在甲板上的矿工齐声高唱:
“阿哥出门往南洋漂洋过海去外乡。
祝哥身体要保重,有了身体好返乡。
人争口气佛争香,人争口气佛争香,争口气,出人头地!
嘿!
嘿嘿!
嘿嘿嘿!”
当这阵呐喊在槟城上空响起的时候,就好像听到一群的身处绝境的勇士毅然走上战场,用鲜血和勇气撕裂命运的不公!
在场的人都动容了,几十年后依旧记忆犹新。
“太棒了!就是要这种效果,够悲壮,就像华莱士勇敢地面对英国的入侵一样。太棒了!一定要录下来,还有把那声音也录下来。”
摄影组的导演兴奋地拍手掌,连连感叹道。
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比得上亲手记录一个国家的诞生更让人自豪的了。
虽然主角是那些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摄影组也感觉自己被“同化了”,忍不住要为之喝彩。??????
“场面很大,市场也好像很大!”
费德南默默地看着港口发生的一幕,微微一笑道。
他是一名商人,英国商人,从孟买到槟城视察的公司在槟城的布行的,他在印度经营一家规模颇客观的洋行,把印度的纺织品、茶叶等产品卖到南洋、中国去。
这几年生意有所发展,开始和美华公司接触多了,刚刚跟美华公司谈了笔小生意,港口那些挥动的黄蓝旗就是他提供的。
此刻,他就站在码头,手里拿着一面精致的南华黄蓝旗不时地挥舞着,眼神偷偷地留意起他身边的一个西装革履的华人的脸上。
30岁左右,身材不高,模样端正,默默地看着正在登船的那些华工。他就是李光前,美华公司的高级经理,姚宏民等公司高层迁往棉兰后,就把李光前调到槟城,负责马来半岛事务,实际上是负责把南洋的资源输送到棉兰去。
“费德南先生,谢谢你为我们提供的欢送旗帜,我很喜欢它!”
李光前回过头来,有些沉重地挥动黄蓝旗,送别刚刚从矿山、农场出来的华工,他们都是即将是走上战场的战士。
“喜欢就好!我们公司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费德南笑道,有些期待地看着李光前。
心道:一定要抓住美华这条大鱼!跟美华公司搭上了关系后,今后的生意就好做多了。
这个英国商人态度殷勤,就是想从美华公司手里获得更多的订单,印尼群岛局势动荡,让这位嗅觉灵敏的英国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衣服、布匹、鞋帽、粮食、甚至军火,他都愿意提供。就算他不能生产,但也可以从其他英国商人那里得到,再转手卖给美华公司。
“我也喜欢和费德南先生这样的热心人士合作,要不我们回办公室再详谈。”李光前笑道。
回到办公室后,他开门见山道:“美华公司需要大量的物资,我们手里有数不尽的美元、英镑甚至黄金,只要你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他们统统都是你的。”
“明白!”费德南点点头。尽管心里有些迫不及待,但他还是耐着性子等待李光前的下文。
“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交货地点在棉兰,需要你把货物送到那里。”李光前笑道,仔细打量着眼前找上门来的英国商人,好像在说,机会就摆在你面前,就看你敢不敢冒险。
费德南眉头一皱,眼看棉兰的华人跟荷兰人就要打起来了,到时海上也会封锁,把货物运到棉兰可不容易啊?
费迪南有些迟疑,又听到李光前道:“第一笔10万美元,布匹、粮食都可以。如果合作愉快的话,下一笔是100万美元。我想大英帝国的商人是拥有自由贸易的传统的,不会给区区荷兰人干涉的,你说是吗?”
李光前微笑地看着费迪南。
这次物资美华公司本身也可以提供给南华,不过多花点钱收买英国商人也是值得的。如果英国商人能从这场战争中获利的话,海峡殖民地总督府的态度也会有所倾斜。
“你保证下一笔是一百万美元?”费德南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光前。
“只要你有本事,一千万美华都给得起。除非你不相信我们的实力。”李光前豪气道。他知道对方心动了,有钱使得鬼推磨,他就不行对方不就范?
“好!我干了!我马上就向孟买发报。”费德南咬牙道。
“爽快!”李光前笑着点点头,想了一下,掏出支票,在费德南的惊讶中签下10万美元。
“李先生,你这是?”费德南看着支票上那一窜零,咽了咽口水。
“算是美华的诚意吧!毕竟你进货也需要资金。”
李光前诚恳道,“不过只此一例,下次就得按我们的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费德南接过支票,有些感动,毕竟他在此事中冒了不少风险。
“难道你不怕我——”
“卷款潜逃?”李光前笑眯眯地扫了费德南一眼,一脸自信道,“敢耍美华的人不是没有,不过下场都很让人遗憾。尊敬的先生,我们合作的日子还唱着呢!难道你愿意为了区区十万美元就放弃百万、千万美元吗?”
“当然不!”费德南笑道。
“那就好!”
李光前上去拍了拍费德南的肩膀,以示鼓励。
交易是美华公司主导的,但购买物资的却是棉兰新成立的南华进出口贸易公司,这样就避开了将来英国政府可能对美华公司发起的调查。
尽管可能性很低,但关键时刻,李光前不得不小心谨慎。
“费德南先生,如果你有别的合作伙伴或者别的渠道的话,不妨也介绍给我们,对于朋友,我们一向都是慷慨的。”
末了,李光前又道,准备通过费德南拉拢更多的欧洲商人。
“我会的!”费德南点点头,明白李光前的意思,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除了英国商人,美国商人也是美华公司拉拢的对象。自从棉兰宣布独立后,马尼拉的美国商人频繁地出入美华驻当地的公司,而在马尼拉有不少投资的戴维斯总督也成了美华重点关注的合作对象。
手里拿了棉兰的订单后,菲律宾总督府和美国商人自然知道心向那里了。这方面,他们很有经验。
态度比较潇洒的是法国人,美华公司在法属安南也有投资,一批法国商人成了美华公司的合作对象或者供应商,他们也需要棉兰的订单。当这些商人出现在河内总督府的时候,法国总督府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只需要表表态度就可以让领地内的经济更繁荣,何乐不为呢?
同时,如何防范那些棉兰会重演在自己身上倒是有些担忧,不过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会相信孱弱的华人敢在自己的领地内闹事。要警惕也是警惕那些当地的土著。
棉兰只是印尼群岛上的其中一起叛乱而已,要怪就怪荷兰人太弱了。
费德南的动作很快,仅仅过了一个星期,他就把货物送到了棉兰。
当他再次找到李光前的时候,果然获得了那100万美元的订单。同时,听取了李光前的建议后,费德南在印度、新加坡等地组织了一批英国商人,每次组织庞大的船队把物资大量地运往棉兰。
哪怕后来被海峡总督府警告了也不理不睬,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既然棉兰不是英国敌国,敌国的法律也没有禁止他向棉兰出售商品,那么总督大人更没理由打压本国商人的自由贸易的权利了。
外国船队的加入,大大缓解了棉兰的运输压力,可以抽出更多的船只执行军事任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