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战争威胁
ps:忘了说了,本书每天更新三章,上午八点、中午十二点、晚上九点,星期天的加更,晚上十点还有一章,都是设置的自动更新,可能会稍稍有点点延迟。。。。
项玉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局面,欧洲弹丸小国就能够奴役全世界,我泱泱中华又岂能任人鱼肉。
不过在这之前,横亘在他的面前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大清王朝,这个新生的朝廷拥有辽阔的幅员和庞大的军队,八旗士兵善于骑射骁勇善战的名头也是如雷贯耳,所以想要让中华崛起,则势必要先彻底的打垮这个拦路虎。
中华军的舰队用了十五天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基隆,船队期间在台南短暂的停留了两天,台南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大战将至的气氛,他们距离福建比较近,正对面就是金门岛,不远处又有澎湖岛,目前澎湖岛上面还有清军的一个营的士兵驻守,正是之前施琅撤军的时候所留下的,为了避免刺激到清朝,所以中华军一直以来都没有试图拔出这个眼中钉。
邓明在台南上任已经有了一年的时间,台南目前拥有十六艘战船,吨位都不太大,大多在两百吨一下,最大的是一艘福船吨位为三百五十吨,海军士兵一共有六百多名,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渔民,这些船只也都是台南市自己建造出来的,基隆造船厂的船只比这里的大,但是因为产能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生产的速度还暂时跟不上。再加上项玉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不管是台南还是马尼拉。中华军都要在当地建造船厂,这样对于战时快速补充能够投入战斗的战船会有很大的帮助。
台南这个时候已经能够生产较早时期的燧发枪了,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已经全部换装了后膛步枪,所以这种老式的燧发枪只能淘汰下来给民兵们使用了,不过好在基隆方面过来的线膛枪的生产线正在安装,台南很快也能够生产步枪了,只是台南这边没有铁矿,生产武器的铁矿石和煤炭都需要通过船只从基隆一带调运。有的时候还从大陆沿海一带走私,虽然清朝施行的禁海令,但是这个时候的海禁并不是十分的严格,有一大批的掮客活跃在沿海一带。
台南的海军实力比较薄弱,陆军的实力也不是很强,到目前为止一共拥有四千名士兵,其中还包括台湾城上面的一千名士兵,所以这两地的防御力量还稍显不足。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数量的火炮,不仅是火炮的数量不足,就连部队训练用的炮弹的数量也受到了限制。主要还是没有铁,全靠进口养活不了军队的消耗。”邓明向项玉抱怨道。
项玉也知道台南这边面临的困境。这里本是台湾一带的传统农作区,是粮食的主要生产地,但是天然的物资是比较缺乏的,加上好几条山脉从中阻隔,使得台南到基隆的路线受到了限制,也很难自己进山去开矿,走海运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基隆那边对于铁和煤同样有很大的需求。
冶炼钢铁需要优质煤充当燃料,不然温度就很难达到冶炼的需求,可以说制约古代炼钢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温度达不到,加上这这个时候大炮和炮弹都是耗铁大户,尤其是这个时候比较常见的实心弹,这玩意就是一个铁球,从炮筒里面发射出去依靠着动能在毁伤敌人,不仅威力有限,而且还大量的消耗钢铁,陆地上作战还好说一点,这些炮弹还能够捡回来再利用,但是在海上就只能向海龙王纳贡了。
中华军的军中也有另外一种炮弹,那就是开花弹,也叫作散弹,能够对敌人的士兵造成杀伤,效果比起实心弹来说要好上不少,但是这个炮弹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射程比较近,打不了多远,打远了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想要解决这问题,那就必须解决炮弹引信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军的后装填线膛步枪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为什么后膛炮造不出来,因为没有引信可用,造出来的火炮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对于邓明的要求,项玉也觉得十分的合理,当即表示回去之后就会增加对于台南的铁矿和煤炭的供应,台南方面就走海路从东海岸线驳运就好了。
目前矿上都是战俘在劳作,人数有限,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所以对于矿上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项玉在从台南返回基隆的路上就一直在捉摸着要怎么着手提高矿上的产量。
现代工业就是一头钢铁怪兽,吞噬成吨成吨的钢铁和煤炭,才能造出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中华帝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很少,要想获得发展,变得强大起来,只有走向欧洲那边的科技兴国之路,这一点中华军的高层也是意见一致的。
从三月份出发到九月底返回,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基隆也从初春走到了秋天。项玉一行人的返回只是视线通知了军方的一些人,并没有惊动基隆市里面的百姓,所以一行人十分低调的回到了城中,大军则直接开到城外的军营中驻扎。
半个月的航行使得项玉很明显的瘦了一圈,脸上的颧骨都有点点突出了,他这个时候担忧局势,于是没有立即回复,只是派了一名士兵前去报平安,自己则来到了基隆市政署。
一路走来,项玉暗中观察,还好基隆市里面百姓还比较平静,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慌乱和恐惧,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军队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陈永华早早的在市政署大门外面迎接着项玉了,项玉见他双鬓头发都有点斑白,不由得心里感动,陈永华见到项玉体型消瘦,皮肤黝黑,心里也十分不好过,两人一句话没说,互相在对方的胸口擂了一拳,这里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项玉不想被太多人注意到,不然他也不会悄悄的进城来了,于是一行人快速的步入了市政署的大门。
“目前情况怎么样?”项玉开门见山的问道,这一路上他听到的消息都不是很好,传闻施琅抵达福建之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召集了一百多艘舰船的舰队,并且还在督造战船和招募士兵,源源不断的还有他的旧部前来投靠,实力一天天的壮大起来。
“情况还算稳定,清军这一个月来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威胁的动作来,澎湖岛上的清军数量也没有增加,倒是岛上的十艘舰船撤走了六艘,我跟海军部的人商量着,是不是趁着澎湖岛上的清军实力空虚,将他们彻底拔除。”陈永华知道项玉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简单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并且将自己的一个设想说了出来。
“这倒不必了,澎湖岛拔出啦对于我军来说意义不大,这片岛屿孤悬海外,三面环敌,易攻难守,我军被牵扯的面太广了,到对我们自己不利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施琅不增派军士上岛的原因了,澎湖岛对于他们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只不过日后这片岛屿势必将会成为他们进攻台湾的跳板了,说一说目前敌方的部署情况吧。”项玉并不打算进攻澎湖的这几百名清军,一来没那个必要,就算是将这些清军剿灭了意义也不大,反而会提早跟福建的施琅交战,目前基隆乃至整个台湾的防御都有点空虚,主力舰队这个时候还在南洋没有返回,好在台南一带的船只不停的在台湾的东海岸活动,使得施琅不知道中华军这边的具体的兵力,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那倒也是,是我考虑的不周了,目前清军一共又有两百六十余艘大小舰船,其中有一百余艘新船和新招募的士兵在马港进行训练,而之前的福建老军有一百五十艘船驻扎在金门岛上,不管是马港洋面上的船只还是金门岛的船只,这一个多月来都在日夜的操练水军,编练队形,整兵备战,从福建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来看,各地还有大批的工匠正在前往福建,这些工匠大多数是江浙一带的船匠,还有铸炮匠人,铸造火枪的匠人,人数足足有数千人之多。”陈永华脸上的神情显得很严肃,清廷如此大动干戈,显然是向一劳永逸的将他们消灭掉,清朝幅员辽阔,兵源充足,各类物资的调配也是十分的迅速,因此跟这样的一个对手作战,确实是关乎于生死。
项玉听后也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清廷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他原以为清廷会因为上面的争权夺利,顾不上他们这偏居一隅的小势力了,不料最后还是被清廷发现了,虽说中华帝国和大清朝之间必有一战,但是项玉还是希望这一战来的吃一点,这样出于劣势的他们才能尽可能的多追赶一点。
施琅将新军放在内海,又在金门岛上驻有重兵,显然是防备着中华军海军的突袭,他们的舰队规模已经达到了两百多艘,这已经是中华军海军的好几倍了,再加上清廷的巨大财力、人力、物力的优势,这一差距势必还会继续拉大,所以对于中华军来说,这一战宜早不宜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