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只是等安东尼走远,他脸上早就已经一丝笑容也没有了。
……
“你是说,安东尼在去了中国造船厂之后,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在勇紧皱眉头,似乎闻到了丁点威胁的味道。
“是的经理,安东尼从中国造船厂的展位出来之后。似乎对我们的报价就不怎么感兴趣了。我提出了给他插队的待遇,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很有吸引力的样子。我怀疑……”
“不用说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在勇并不是个没有能力的人,八十年代的韩国是个处于飞速上升期的国家,这样的社会里总是不会缺少有能力的人上位。
只听李普成进行的简单几句话,他就清楚了安东尼背后态度的变化。
“找一个我们的关系户,去这家中国造船厂的展位探探口风。”
他迅速的下了决断。
然而并不等现代重工联系的关系户打听清楚情况,很快市场上就有传言流行了起来。
三菱重工的山崎常务在展会开始的一个上午。就介绍了十多个船东到一个中国造船厂的展台去,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
从来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自家出高价赶人,然后把生意介绍到别家去。若非山崎也是三菱重工的元老,真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收了中国人的贿赂。
不过当然。很快就有聪明人从中闻出了味道。
山崎正孝介绍到中国展位的业务,绝大多数都是两万吨以内的散货轮、杂货轮,还有一些内河轮和滚装轮。这些船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低,三菱重工现在做这些业务基本上没有竞争力。
显然,三菱重工和中国的造船厂应该是达成了合作。三菱重工将自己接不到的业务介绍给中国造船厂,中国造船厂凭借极低的报价得到了业务,至于三菱重工在合作中得到什么,那就没人知道了。
“该死,日本人这是在针对我们!”三星重工的朴在京气的直跳脚,两万吨以下的造船业务至少占了韩国造船业业务的百分之三十。这些年韩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名号,靠的就是价格上的优势。
技术上韩国人和日本拍马都赶不上,而韩国造船业吃的就是这部分低技术含量的船型。
在朴在京看来,这分明是日本人知道自己保不住这块市场,于是干脆引狼驱虎,宁可便宜了中国人,也不能让已经对日本造船业构成威胁的韩国造船业获得好处。
这尼玛真真是躺着也中枪的节奏啊!
李在勇则显得比较沉稳,他虽然也是面色严肃,但并不太过气急败坏。现代重工的造船技术是韩国最好的,两万吨以下的低技术船型,在现代重工占有的比例比其他四家韩国造船厂要小不少。
“我们现在生气也没用用,日本人这一手确实厉害。不过我们要冷静一下,中国人有着致命的弱点。”
李在勇周围坐着的可不只是三星的朴在京,其他三家造船厂这次订货会的负责人也都到齐,所有人脸上都不怎么好看。
听到他说的这话,其余四人目光都聚集到李在勇身上。有些不明所以。
如果日本人将自己吃不掉的订单转移到中国,那他们今年别说造船业务增长了,不下跌就很不错了。
“在勇经理,你说的弱点是?”
李在勇点头,没有卖关子,干脆的说道:“是产量。这次来展会的中国造船厂只有一个展台。我打听过了,是中国渤海省的两个大型造船厂。他们的造船厂规模再大,两个船厂能够承接的产量恐怕也是有限。这次订货会两万吨以下的订单起码上百万吨,两个船厂怎么可能吃的完?”
“这……”
其余四人不由面面相觑,恍然大悟的点起了头。两个造船厂,哪怕都有韩国造船厂的规模,最多也就是四十万吨的产能,最终能在订货会拿到的业务并不会影响大局。分摊到韩国五大造船厂头上,不过是一家损失两三艘的量。并不会影响多少利润。
“呼——”
朴在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喜笑颜开起来:“太好了,还是在勇经理的眼光高,中国人果然不足为据!不愧是现代重工的……”
“不!”
李在勇打断了朴在京的马屁,面色严肃:“中国人如果有了日本人的支持,恐怕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这次订货会或许只是两家造船厂试探性的合作,就怕他们得到了甜头,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造船厂加入到这个合作中来。”
李在勇的话让其他人面露惊恐:“中国的海岸线资源太丰富了。万一中国开放造船业市场让日本资本进入中国……”
一想到中国的成本加上日本的技术,在座所有人不由打了个冷颤。
“中国人现在对外国投资控制的很严吧。听说是不许外国人控股的,日本人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吗?”韩国人给自己找着安慰,不过貌似连他们自己对依靠中国官方限制日本资本进入的信心都不太足。
“就看日本人愿意拿出多少利益了,我们要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身上吗?我们和中国还没有建交,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啊!”
“是啊,日本人和中国联手瓜分国际造船业。培养一个听命于日本的合作伙伴,阻止我们韩国人的崛起……”
在座的可以说都是韩国造船业的准高层了,对行业动态最是敏感不过。一想到这样的场景,都是如坠冰窟。
“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程度,我让人查了三菱旗下企业的公告。目前没有投资中国大陆造船业的动向。”
李在勇的目光在其余四人脸上划过,沉声道:“我们目前要有几件事赶快去做!一个是把这里的情况传回国去,由公司高层与外交通商部拿出一个态度来!其次则是要发动我们的情报力量,搞清楚中国和日本是怎么勾结到一起的!还有大港、新科这两个中国造船厂,找到我们的关系,查清他们的情况!最后我们要在两万吨以下业务上投入更多精力,围堵中国入场的势头。价格上比不了,我们可以比服务。我们手上关于各家船东的资料比中国人全面的多,把服务做细,用业务水平打动船东选择我们!”
不得不说,韩国人能够在八十年代崛起成为发达国家,确实并非侥幸。美国人的支持确实必不可少,但美国扶持的国家多了,烂泥扶不上墙的恐怕才是常态。
菲律宾给美国人做殖民地时间是最久的,自身资源丰富,“政治制度先进”,更有围堵南海战略的现实需要,可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类似的还有南越,还有古巴,两伊就不说了,再近点还有逗比的乌克兰。
八十年代的韩国人背后虽然站着美国人,但自身努力也绝对是值得尊敬的。李在勇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句句说到了点上,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确有大将风范。
只可惜。
韩国是少爷身子跑堂命,一旦中国认真起来,事实证明,历史就会回到它的常态上去……
第二百九十六章晒渔船
我叫胡文海,胡是胡作非的胡,文是文心雕龙的文,海是富有四海的海。我是一个穿越重生者,我想我遇上了一点麻烦!
胡文海和孙厂长相视苦笑,后者动了动嘴,最终拉着他转身走出展台,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低声苦笑道:“胡总,你看咱们是不是收一收手,现在已经签了十五六艘意向书了。以我们厂和渤船的产能,六十万吨就已经是顶天的水平。如果到时候签了合同来不及建,砸了招牌不说可是要真金白银赔钱的!”
胡文海低头沉思,默然不语。
……
韩国人的展台上,今天基本没有高层领导露面,全都是中层和底层的业务员在守着。当然,原本谈业务也都是这批人,大老板都是最后敲定拍板的时候露面签字而已。不过明眼人还是能看的出来,最近这几天里,展会之中是暗流涌动。
东京是日本第一大城市,甚至没有几年,还将会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城市。经济繁荣金融泡沫表面,至少要光鲜亮丽才行。制造业的衰退,则带来了服务业的春天。东京湾但凡有些景色的地方,如今可是寸土寸金,到处是充满情调的海边茶座。
碳化木围起来了一片沙滩,清新的海风从太平洋上吹来,坐在东京湾眺望东京的城市美景,应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尤其是今天的天气相当不错,风和日丽、天高云淡。虽然已经进入十月,却难得的有一团暖流经过。吹走了秋天的萧瑟。
碧蓝的天空加上哗哗的海浪。远处海鸥自由的飞翔。间或有穿着水手服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嬉笑而过——如果能够忽略她们大象腿的话。
东京,确实是一个让人想要留下来的地方啊。
“阿西吧!这该死的太阳!还有这些该死的日本人!”
“好了在京经理,抱怨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李在勇放下手里的咖啡杯,眼看着桌边坐着的其他四个人。
这是偌大一片沙滩茶座最好的位置,可再美的景色和让人舒适的天气,也无法抚平这些韩国精英的眉头。
经过展会开幕之后的几天发酵,中日联手的趋势越加明显。中国人在两万吨以下低技术船舶建造上的成本优势,足以让韩国人绝望。而造船业的高端。诸如大吨位油轮或者lng之类的船舶,则是欧洲和日本人的天下。
韩国人刚刚发展起来的造船业,面临着上下夹击的危险局面。
尤其三菱不仅直接下场给中国人拉业务,甚至还声称可以向中国转让六到八万吨级别轮船的建造技术,这让韩国人悚然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