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帝国玩具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人人书 > 现代小说 > 帝国玩具 > 第125章

第125章

书籍名:《帝国玩具》    作者:周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对于f-14是否要国产化的议论开始倒是有不少,有人认为f-14的国产化难度太大,有的人认为造不如买,有的人则认为f-14不过是一种七十年代就装备的、不成熟的二代+三代机,性能……

呸,最后一种人已经被某俄罗斯血统的将军一巴掌拍死了,你敢说刚给空军出了风头的f-14性能有问题?

如今70亿美元在手,国家和军队都有了国产化的底气,f-14国产化项目组的组建再也没有一点犹豫。

此时,整个国家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人选确定程序,首先就是要吃透f-14的整个体系。

嗯,现如今国内“体系”这俩字,突然就火了起来。想在国防科工委报项目、弄个什么东西,不加上一个“体系”俩字,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林千军笑呵呵的坐在了胡文海身边,敞开西装的扣子,笑道:“我也在宝利挂了个名,做个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今天是跟着x总来的。”

“那f-14项目组?”

“我的主要工作还在那边,宝利只是挂职。方便双方协调。”林千军解释了一句,然后说道:“不过f-14国产化项目,无论如何还是要胡总多多支持的。”

“没问题。”胡文海大方的点了点头。问道:“不知道f-14换发动机国家有什么安排?f-14的发动机是准备继续使用tf30,还是想办法换一款发动机?”

“哦,胡总有什么想法?”

发动机是一款战斗机核心中的核心,研发一款发动机需要消耗的资金是天文数字,不由得林千军不谨慎。

“嗯,实际上我是有点想法。”胡文海小心的说道:“f-14在八十年代初期,曾经有一个换发的计划。其中有一个设想。是使用英国rr公司的斯贝改进的tf41。我听说咱们国内本身就有斯贝的引进研发工作,不过最近几年停下来了。如果国家对投入国产化研发斯贝有疑虑,能不能让我接手?”

也是趁着敲定这笔70亿大单的机会。胡文海才敢开口说这种话。斯贝就算再被人嫌弃,那也是国家锅里的肉,甭管烂不烂也不可能扔给个人。

但是错过斯贝在80年代的机遇期实在是太可惜了,胡文海忍不住还是想尝试一下。如果能够顺利的在九十年代前把斯贝搞定。拿到rr的生产许可证。那起码能让中国发动机的心脏病问题好上一半。

何况rr如今债务缠身,满世界疯了一样的找市场,为此肯定什么没下限的事情都干的出来。

再加上大号共谍格鲁门,如果胡总能在wr21燃气轮机项目上插一脚,啧啧,这里面的利润真是让人动心。

而且九十年代中美关系趋冷以后,英国人可一向是喜欢卖队友的。说不定到三十年后的甲午年,那就不是中堂和老佛爷说洋人要给咱修铁路了。而是要变成洋人要给咱造航空母舰才行。

无论如何,斯贝对中国实在是一个太重要的机遇期。胡文海不试一试。是绝对不会甘心的。

“这个,我可以帮你问一问,听我的消息吧。”这种大事林千军是做不了主的,只好点头同意把胡文海的要求转达到上面去。

f-14的tf30发动机是出了名的坑爹,性能不好不说维护还麻烦。如果只是地勤抱怨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位发动机大爷不小心就玩空中停车。早期的f-14大动作根本不敢做,topgun里掉海死掉的飞行员,就是做大机动摔的飞机。所以说,tf30能够换掉当然是最好,林千军在国产化项目组多少有点话语权,有他开口事情成功的可能不小。

胡文海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整个签字仪式进行的很顺利,艾哈迈德和宝利的老总各自在协议上签上了名字,在一片闪光灯中宣告了这笔世纪大单的落锤。

再然后,自然就是中**工系统的狂欢了。

只是艾哈迈德的脸上却看不出太多的笑意,而是目光在会场搜寻了一圈,找到了已经在准备退场的胡文海。

“胡先生,请等一等!”艾哈迈德大步追上已经走到门口的胡文海,抚胸行礼道:“萨达姆总统让我对你致以问候,希望我们双方在接下来的合作中能够愉快顺利。”

“我也希望能够如此。”胡文海回了一礼,笑着点头。

艾哈迈德突然挺身、正色,严肃的向胡文海问道:“萨达姆总统让我向这套系统的设计者胡先生问一个问题。”

胡文海略微一愣,点头道:“艾哈迈德先生请问。”

“如果伊拉克想要自己完成这套系统,它究竟需要什么?”

胡文海略微思索了一下,同样正色道:“你们需要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个统一的党,强有力的国家经济,国防科工委和七个机械工业部,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建成它!”

第一百三十五章我是市长!

“史派西,我觉得你应该看看这个。”玛莎手上拿着的是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这可以说是科学领域的最高权威期刊了。当然如果是自然杂志社的人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期刊杂志社的人肯定会有不同意见。

不过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户自己的评价期刊杂志社可就管不到了。

至少在史派西的实验室里,明显是看重科学更甚于自然的。

史派西接过玛莎手上的科学杂志,看到了一行被黑体加粗显示的标题。

“水溶液锂离子二次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史派西微微点了点头,评价道:“通过锂离子储存电力,这避免了直接使用金属锂储电的危险性,确实是个很好的方向。”

说完这句话,史派西继续看了下去。正常来说,科技研发都是渐进式的,锂离子储能的思路不是没有人提出来过。只不过锂离子化的方案千千万,具体使用哪种有市场价值,这才是最考验科研人员眼光的。

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起码从成本上来说就很有优势,这个选题还是不错的。

史派西的目光先是在简介的位置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科研成果?从来没听过作者的名字,应该在电池领域里没有什么建树吧。”

他的目光一行行在简介上掠过,将这片文章的大概内容先了解了一下,随后摇摇头:“科学期刊社怎么连这种文章也刊登。中国人的技术也能相信吗?看看简介里还说实现了水溶液锂电池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开什么玩笑?一点类似研究的风声都没听过。突然就冒出来一个成熟的技术?”

“史派西,我觉得你最好还说看看他的内容,我觉得这篇论文写的好像有点意思。”玛莎可不会简单的附和史派西,否则她也做不了史派西的助手了,实验室里发表不了不同意见的科研狗要多少都有,反而是会挑错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好吧,那我就看看。”

史派西架起眼镜,开始一目十行的看起论文来。不过随着他看的内容越靠后。目光移动的速度就越慢,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停下来,然后在一张纸上写写算算一番。

就这样史派西端着期刊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玛莎都出去洗个澡换了身衣服回来,这才把头抬了起来。

“嗯,玛莎,我们先把这个实验重复一遍……不,先让公司的人去查专利,看看这个中国人注册了水溶液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专利没有!”

……

时间荏苒,胡文海再次回到绣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下旬了。

焦急的王以纯可是始终惦念着他承诺的项目,绣城的国企越来越难以养活它的子民。急需一次全面的振兴才能让这座城市重新走出萧条的边缘。

然而胡文海突然被部队的直升机接走,原本说是年后敲定的方案,到了四月却一点消息也没有,甚至干脆连人在哪里王以纯都打听不到!

甚至逼得急了,他还受到了来自上级的训斥!

这个时候,王以纯才知道,胡文海已经不是和自己一个层次的存在了。

不过还好,至少有一点,胡文海绣城人的身份是无法改变的,他总归会回到这个城市来。

这不是,一个多月以后,王以纯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王市长不好意思啊,这孩子,怎么能让你这么等他,太不像话了!”胡解放讪讪的陪着王以纯笑着,频频的向着门口看去。

“不碍事,我这是给小胡同志添麻烦了,当然要有个求人的样子嘛!大胡同志你也坐,别张罗了,你看我又吃不了——”

王以纯指了指自己面前桌子上摆着的新鲜水果,虽然暗中咽了咽口水,但他还是坚决的按住了想要独走的右手,硬是没有表现的太过急切。

嗯,王市长只是吃完一个之后才去拿下一个,绝没有两只手都抓满了南方来的新鲜水果。

“出口给伊朗的这批产品,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需要从美国进口?”

胡文海手上抓着一份文件,身边跟着王烨和原来501厂技术科的沈倩哲,边走边问道。

沈倩哲不假思索的答道:“主要是法国产的tri-60发动机和芯片产品,这一块占了整个套件的一半成本以上,严重的挤压了我们的利润。”

“606所和410厂怎么说,仿制tri-60有困难么?”

“他们……”

沈倩哲摇头比较快,叹了口气说道:“606所还好,如果我们支付美元的话,愿意帮我们把tri-60的设计图拿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