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是把一群退休的元老架在台上,抬着自己上位的。
既然他胡文海能打情怀这张牌,那他伊月当然也能打。
不过伊月大概是没听过后世有一种不讲理的方式,叫做你跟我讲情怀,我跟你**律。你跟我**律,我跟你讲情怀。
“你什么你!”胡文海对伊月的把戏嗤之以鼻,厉声道:“伊月,别让我提醒你,如今501厂的资产只有厂门口原来后勤处那栋二层小楼!你要耍厂长威风,可以在那边尽情的耍。但你现在站着的,是新科公司的地方!”
胡文海懒得和他废话,干脆向着周围的工人喝道:“有没有原来保卫科的人?给我把这个闲杂人等扔出去!”
“怎么?”胡文海见几个像是原来保卫科的干事,对着伊月有些不知所措:“别忘了,你们以后养老婆孩子的钱都是我发的!”
得,这句话比什么教育都有用,几个保卫科的人上去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的将伊月给押注,直接拖出了二车间。
“胡文海,你敢!你,呜呜——”
胡文海呼出一口气,显然对自己运气不好碰上这种官僚脑袋秀逗的人而纳闷,这种电视剧里活不过三集的人——哦,对,这位好像出场是没超过五集。
很快将这种狗*倒灶的事情扔到脑后,胡文海招招手将胡虎叫过来,再次叮嘱道:“这是第一次,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虎子咱们是亲戚和好兄弟,别让人说你是靠裙带上位的,你自己把握吧,别让我失望。”
胡虎大冷天的脑袋上起了一层细汗,连连点头答应:“放心吧海哥,我一定把今天的进度追回来!”
“行了,这话你跟要陪你加班的同事们说吧。”
胡文海拍了拍胡虎的肩膀,虽然胡虎比他高、比他年龄大,但在场的所有人,已经没有一个人觉得这幅画面有什么违和的地方了。
胡文海领着余世维在二车间里转了一圈,刚从嘈杂的二车间里出来,就看到不远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跑了过来。
“胡总!”
来的人胡文海认识,是白石从光电所带出来的“科研狗”,难得去年从大港理工毕业分配给光电所的大学生邓仁亮。
然而光电所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就不用提了,正牌子研究员白石都差点饿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又能有什么吸引力?这不是看到白石因为红点瞄准镜发达之后,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反出光电所了。
“邓哥,怎么有事?”胡文海在原地站定,见邓仁亮跑过来之后呼哧带喘,摆摆手说道:“别着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
“美、美国的设备,邮到实验室了。”
“哦?”胡文海闻言眼前一亮,之前的一肚子气顿时烟消云散,兴奋的跑出两步去,这才记得回头道:“大明,你陪余世维博士在厂里转转,我晚上再过来给余博士接风洗尘。余博士不好意思,我这边有点事情,可能暂时不能陪您了。”
“无妨,胡先生工作要紧。”余世维倒是一副高人做派,淡淡的点点头,显得对此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邓哥,我们快走。”胡文海有些兴奋的拔腿就跑起来,只有在这个时候,旁人才会记起,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吧。
光电实验室被胡文海设置在原501厂的技术科,正好技术科经过职工大会上一群老工人的嘲讽,原来的老人没有几个有脸留下来的。那个超大公用办公室也就空了出来,如今被胡文海充作了光电实验室的实验场所。
搬空了办公桌和各种文件柜之后,光电实验室的面积竟然有些超乎想象的巨大。而如今实验室的人手,也真的是有些少的可怜。
白石对光电所的挖角行动刚刚开始,不少人都还处于犹豫阶段。如今的实验室里,也就只有他和邓仁亮以及白蓉,一共是一个小老板、两只“科研狗”。
就在这略显空旷的光电实验室的正中央,摆了一溜两层大概每个一米高的正方体包装箱。上下左右数数,足足有三十二个箱子之多。
当胡文海从外面跑进来的时候,白石和另一个科研狗白蓉正拿着货单不知应该从何着手。
“嗨,看我!”胡文海顿时也知道自己犯了蠢,连忙又抓住了可怜的邓仁亮:“邓哥,还得麻烦你一下,去二车间让胡虎安排四个心细的工人过来帮忙。”
“啊?”邓仁亮想到自己还要再跑一趟,顿时有点痛不欲生。不过此时实验室里一个是他的老板,一个是他老板的老板,还有一个白蓉虽然也是一样的科研狗,但谁让人家是女生而且还和白石有点沾亲带故呢——不跑起来,怎么能叫科研狗对吧?
“给我看看。”胡文海老实不客气的从白石手里接过货单,手上拿着一支铅笔就开始打勾:“白主任你记一下,一会儿工人来了指挥他们将我需要的东西先拿出来。8号箱的钇铝石榴石晶体,12号箱的2w泵浦功率ld芯片,21号箱的普克尔电光调q光闸,22号箱的角偶直棱镜,30箱伽利略和开普勒望远镜各一个。”
“行了,赶快行动起来,我都已经等不及要做新玩具了!”
第七十四章新玩具
需要重复说一句的是,胡文海在重生之前,就职的工作是byd在宁波的半导体工厂工艺总工。
咳咳,作为前员工,胡文海其实对王船夫还是挺佩服的。真要说,王船夫应该和华为的任正非有些相似,俩人都是私企里的佼佼者,也都在国内有些不念声不之语。但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他们对技术的进步始终都是有追求的。
就说byd的宁波半导体工厂,原来不过是宁波中纬那个没人接手的烂摊子。开始使用的是台积电八十年代水平,后来淘汰落后产能转移过来的一批1.5微米工艺的二手生产线。到2008年byd收购这家工厂的时候,这条生产线在宁波已经运转了至少十年,但成品率却只有区区40%。
其创造的效益,可以说是白瞎了宁波给的优惠和在它身上寄予的厚望。
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王船夫花费巨资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5微米的工艺基础上,将加工精度提高到了0.8的亚微米级别。
之后几年时间,王船夫一年投入比一年大。其在晶圆厂技术升级上的投资,甚至比当初的收购价还高出十倍!
最后可以非常骄傲的说,byd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秦”上面,关键的igbt电源驱动芯片,就是由byd宁波工厂生产的!而这一技术在国际上也只有英飞凌一家能够掌握,byd也是第一个掌握这一技术的中国公司!为此奠定了byd在国产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地位!
咳咳,非常不好意思的说,取得这个成绩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有着胡文海的贡献。尤其是在1.5微米升级0.8微米工艺的过程中,他更是全程参与了晶圆生产线的改进工作。
从光刻机到蚀刻机到气象沉淀cvd,从前端工艺到胶片制版,从电路设计到安排生产,将原本不足40%的成品率,提高到95%以上。
这一切的技术路线,胡文海可都是从头经历了一遍,各种设计和参数都在他脑袋里装着。而为了坐稳这个位置,他更是念了个华科的光学工程研究生。
问,芯片生产线上最重要的设备是什么?答案肯定是只有一样,那就是光刻机。问,光刻机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激光透过掩膜版在芯片上雕刻电路的设备。
所以说,可想而知,胡文海对激光多多少少——谦虚说法,算是有那么一点研究。至于说军用激光器方面,作为一名伪军迷geek,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比如说——
钇铝石榴石晶体,在受到高能闪光灯和聚光器的照射后,能够激射出1.06微米波长的激光。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一行数据,就这四十个字,放到七十年代的世界上,卖个几千万美元不成问题。
因为,这是人类目前找到的,相对最适合在大气中传播的激光。它比二氧化碳激光的大气传播性能要稍差一些,但因为是固体激光,所以能做到很小,对战争中的应用体积显然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使用钇铝石榴石激发的固体巨脉冲激光,是在无数种可能的激光激发方案中一点点实验出来的。即使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掌握这一组数据的,也只有美英法三国而已。
新科公司新组建的光电实验室还是有一些基础的,比如说用于驱动ld芯片的电力电路装置,胡文海下午时候就抽空画了个图,让白石准备元件当场就装了出来。
假假的咱连igbt都能造,更别说是用于驱动ld芯片的电力驱动电路了。所谓ld,和led相差一个字母,实际含义相差倒也不大。ld是半导体激光器(laserdiode)的缩写,和led一样,都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用通俗的话来说呢,led生成的光是发散的,而ld发光的方向性则要好的多。
有大功率的ld芯片,利用聚光器激发钇铝石榴石晶体,这就是现代激光制导方式中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核心技术基础。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电光调q光闸为激光编码,这是一个类似于眨眼睛的装置,能够让激光在每秒钟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激光制导武器总不能见到一束光就上去给个kiss,总要认出自家的频率才行。
然后再配合各种棱镜将激光进行折射,最后通过滤光片和前段发射望远镜,一束调制好的能够指示目标的激光器就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