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敌人侵占张家口后,晋察冀主力转移至平汉线北段寻机歼敌,平绥线上战事暂告沉寂。此后,敌主力南下,接连向根据地进攻,为了保卫根据地,聂荣臻挥师反击,在保定南北地区形成角逐局面。经过涞源会议后,全区党的思想渐趋统一,部队士气日渐高涨,在运用运动战、歼灭战的战法上,也渐渐得手。因此,在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的保定南北诸战役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共毙伤俘敌2万多人,整建制地全歼敌8个团又4个营,初步显示了在与美式机械化装备敌人作战中的威力,但在总体上我军还没有完全取得主动。
11月2日,易(县)涞(水)战役开始。国民党军美式机械化部队九十四军一二一师由涞水西犯易县,第三纵队及独立第四、第八旅将敌诱至南北桥头西侧地区,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歼灭敌人1个团又1个营。
11月中旬,敌五十三军在平汉路上维护交通线,敌九十四军进攻易县,企图占领易县、西出紫荆关,与察南国民党军相互配合,分割晋察冀根据地。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涞源会议后,聂荣臻指挥野战军主力进行还击,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和独立第一旅在门墩山、二十里铺、刘家沟地区向敌九十四军4个团发起进攻,由于没有切断敌人退路,未能全歼。是役,歼国民党军美式机械化部队2400多人,迫使敌人撤回涿县、定兴。
12月16日敌人再犯易县:九十四军由北面的高碑店、涞水出动;五十三军和暂编第二总队由南面的保定出动,策应九十四军。12月19日,五十三军一三○师的两个团进至满城地区。聂荣臻命令杨成武统一指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及独立第七旅、独立第八旅,歼灭敌五十三军的1个团和第二总队的2个团大部,敌人进攻的计划又告落空。
此后,聂荣臻挥师南下,扫除保定以南守备薄弱的敌军据点。1947年1月20日至28日,四纵队等部队主动出击,攻克平汉路望都、王京、完县、新乐等据点。歼敌8000多人,受到军委表扬,称“你们(晋察冀军区)已在乎汉线取得主动”。
国民党军乘晋察冀军区主力南移,2月6日,其九十四军和十六军二十二师向易县进攻,五十三军在徐水、固城一线策应。聂荣臻命三纵队主动撤离易县,命二纵队出击徐水,迫使五十三军和二十二师东移,从而孤立了进至易县姚村地区的第九十四军,出现了歼灭大股敌军的战机,聂荣臻命令杨成武统一指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迅速北进。晋察冀部队5个旅,包围了姚村地区的九十四军军部和它率领的5个团,兵力是三比一,占绝对优势。
当要发起总攻时,突然误传姚村敌人突围东逃。四纵队和三纵队七旅自行分路实施追击,结果贻误了战机。接着,敌援兵赶到姚村附近,部队不得不被迫撤出战斗。晋察冀军区二局局长彭富九回忆这次战斗时说:姚村战斗,电活上报告,敌人跑了。聂司令员问我,我说,敌人肯定没跑,敌人的电台还在工作,正在发出“SOS”紧急呼救信号,向北平求援:“姚村被围,火速增援,非常危险!”但前面部队都去追“逃敌”去了,天快亮了,已经追出去很远。为这个,二局的同志火了。因为在空中抓住敌人一个情报很不容易。
一个打大歼灭战的机会眼睁睁地失去了。究其原因,主观上,部队指战员对大兵团作战还生疏;客观上敌人各部相距太近,机械化部队增援又快,战机稍纵即逝。失去这次歼灭战的机会是十分可惜的。参加姚村战斗的两个纵队的指挥员杨成武、胡耀邦(四纵队政委),一直到几十年后相遇时,谈起那次战斗,还感到惋惜。
当野战军主力在保定南北作战期间,冀东、热东、冀西、察北及冀中、冀晋等地的地方武装,积极向敌人兵力薄弱的地区挺进,收复了广大地区。
其中冀热察军区根据坚持运动战、歼灭战的精神,以独立第五旅在赵川堡基本歼灭傅作义部五十三军一○一师的1个团。聂荣臻以晋察冀中央局的名义发电报予以鼓励。以后他们又在崇礼、独石口、平定堡打了几个歼灭战,每次歼敌1000到2000人。1947年4月25日得到中央军委的赞扬。
1947年3月底,晋察冀中央局在聂荣臻主持下,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中共中央2月1日发出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认真检查晋察冀在军事斗争、土地改革和生产三大任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今后的斗争方针。聂荣臻在会上提出:土改方面必须继续放手发动群众,认真复查,关键是要使无地、少地农民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同时要纠正侵犯中农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实行土地改革的地方,坚决发动群众进行土改。武装斗争与土地改革是密切相连的,只有搞好土改,才能充分发动群众,发展生产,支持战争。会后,聂荣臻还主持召开了军区参谋会议和政治工作会议,着重解决改进军政、军民关系的措施,建立和恢复军队的中共各级委员会,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安国会议还着重讨论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晋察冀作战指导方针方面的儿个重要指示,总结了前一阶段对敌作战的经验教训,肯定了胜利,分析了胜利不足的原因,决心实行大踏步的进退,主动向敌人守备薄弱的点线出击,求得调动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敌人。安国会议决定,下一步集中兵力打正太路,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连成一片,同时扫清石家庄外围的敌人,把石家庄孤立起来。
为完成此项任务,要求全部主力都开上去,即使敌人占了城南庄,我方也不管它。中央局和军区领导人一致认为,这一仗打好了,晋察冀部队就可以调动敌人,争得主动。
安国会议,与半年前召开的涞源会议,都有重大意义。涞源会议统一了领导思想;安国会议,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又有了进一步提高。聂荣臻抓住这两个转折时刻,用毛泽东打运动战的思想武装各级指挥员,开创新局面。
正是安国会议所明确的作战指导思想,带来了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以及尔后的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的胜利,使晋察冀军区从战略上扭转了被动局面,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1947年4月,聂荣臻避开敌人30个师麇集的平津保三角地区,率部向敌人兵力薄弱、分散的正太路出击了。
整个正太战役,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扫清石家庄外围几个县的敌人,同时吸引北敌南援,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第二步如北敌不敢南援,则达到孤立石家庄的目的后,主力西转,沿正太路进击。①聂荣臻对这一战役的基本设想是:石家庄周围与正太路沿线敌人分属两个系统。前者属孙连仲管辖,后者属阎锡山管辖,受到攻击时,他们不会互相支援。而且结合部又是他们的弱点,从这里开刀是比较容易得手的。阎锡山部的战斗力较弱,横扫正太路比硬啃平汉路也要容易得多。
在部队出动之前,聂荣臻组织团以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到预定战场进行侦察。4月3日、4日,部队向集结地域开进:二纵队、三纵队开赴石家庄以北,四纵队开赴石家庄以南。10日,四纵队在冀中军区配合下攻克栾城, 12日,二纵队、三纵队攻克正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15日,毛泽东来电:“第一期作战胜利歼敌万余,攻克数城甚慰,全军将士应予传令奖励。”①平津保地区的敌人没有直接南下增援,而是从4月14日起,以第九十四军、十六军、九十二军的共4个师兵力,进攻大清河以北地区,企图迫使晋察冀野战军回援根据地。聂荣臻说:这是敌人“围魏救赵”的把戏,我们不要理他。遂命令孙毅、林铁指挥冀中军区部队,在民兵配合下,与敌人周旋,丝毫不为所动。
当敌人在大清河北步步进逼的时候,聂荣臻毅然挥师西进。4月22日,毛泽东来电称许:“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正太战役完成后,应完全不被敌之动作所迷惑,选择敌之薄弱部分主动地歼击之,选击何部那时再定。这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②正太路东起石家庄,西抵太原,全长249公里,横贯太行山脉。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有煤城阳泉和井陉。二纵队负责阳泉以西,三纵队负责阳泉以东,四纵队是预备队。
部队是秘密开迸的。星夜,二纵队、三纵队沿滹沱河两岸,顺着蜿蜒的小路悄悄西进。聂荣臻同萧克策马扬鞭,随着三纵队一起行动。这一带地形他并不陌生,“百团大战”时他曾在正太路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
聂荣臻在井陉城外设下指挥所。井陉,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它还是老样子:西南面是高高的雪花山,可以俯瞰井陉;外壕、鹿砦、碉堡等工事,拱卫着井陉城和矿区,整个矿区笼罩在烟霭中。
战役进展顺利。4月16日,三纵队激战14个小时攻克井陉城和煤矿区。
25日,攻克被阎锡山称为东方要塞的天险娘子关。尔后,直逼阳泉。与此同时,二纵队攻占获鹿,继占盂县,迂回寿阳。
面对凌厉攻势,阎锡山急派第三十三军七十一师,暂编第四十六师增援阳泉。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聂荣臻下令所部放手让阎锡山援军进入阳泉,使阳泉总兵力达1.1万多人,而阳泉以西的寿阳附近阎锡山还集结了七十一师1个团,暂编四十九师等部1.2万人。二、三纵队实施正面进攻和断敌退路,第四纵队从井陉地区西进加入战斗,3个纵队密切配合,于5月2日、3日把阳泉、寿阳之敌大部歼灭。至此,正太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3.5万多人,控制东自获鹿西迄榆次约180公里的正太路,解放沿线7座城镇,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孤立了石家庄敌人,达到了战役预期目的。
进攻大清河北的敌人,在冀中军区部队和民兵的阻击下,除十六军一个团空运至石家庄外,其余部队还在保定附近徘徊,妄图调动聂荣臻主力北援根据地的计划全部落空。
正当正大战役展开的时候,4月26日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晋察冀阜平城南庄。聂荣臻因为前方战事正酣,没有能亲自迎接中央工委的领导人。直到5月3日,正大战役行将结束,他才赶到平山县封城,会①《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82页。
见了刘少奇、朱德。中央工委的到来,加强了对晋察冀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聂荣臻向刘少奇、朱德等汇报了工作,并分别在封城召开纵队、旅、团级干部会议,听取大家意见,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以后又开了几次中央局会议,聂荣臻对军区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再次作了检讨总结,然后在会上表示,依据“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原则,并遵照中央指示,配合东北解放军的夏季攻势,拖住关内敌人,决定先取青(县)沧(县),再战保(定)北。
随后,在朱德指导下,聂荣臻与军区其他领导人一起,拟定了青沧、保北两个战役的作战方案,部队就向东挺进了。聂荣臻陪同朱德到冀中前线指挥作战。
6月1日,朱德、聂荣臻从封城去冀中,随行的有耿飚以及作战处长唐永健等人。他们一行人开头住在任丘的一个村子,后来住到白洋淀西南的同口镇,指挥青沧以及保北战役。
在去冀中的一个多月中,聂荣臻与朱德多次促膝长谈,从全国的解放战争形势到晋察冀解放战争初期作战的经验教训。朱德还专门讲了新成立的野战军领导机构,力求精简,只管带兵作战和部队训练工作;另外组建后勤司令部,专管后勤保障,这样能提高效率。聂荣臻完全同意朱德的意见。朱德长期担任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军事上有丰富经验和真知灼见,为人热情宽厚,又比聂荣臻大13岁,聂荣臻把朱德看作是尊敬的领导、长者和良师益友。在冀中军区干部会议上,朱德讲了打歼灭战的原则:(1)集中兵力,主动作战。所谓主动就是让敌就我,而我不就敌。我能调动敌人,而不受敌人调动;(2)打敌之侧背,包围歼灭敌人。打侧背须要胆大,要练出“欲打”敌人跑不了,“欲退”敌人追不上的本领。要发扬迅速、秘密、坚决的红军传统;(3)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消灭掉。这些原则,恰恰是晋察冀在正太路战役以前,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没有能打成歼灭战的重要原因。聂荣臻听后深受教育,感到很亲切,决心在今后指挥作战中努力贯彻。
完成正太战役后,聂荣臻心情比较舒畅。一段时间以来,他实在太紧张了。集宁失利,撤离张家口,他的压力很大。保定南北频繁的战斗,他枕戈待旦。此刻,他终于从被动的局面中挣脱出来了。在指挥作战间隙,他还陪同朱德游览美丽的白洋淀,有时还乘兴打打猎。
正太战役以后,经中央工委提议,中央军委批准,于5月下旬,晋察冀部队再次进行整编,成立了晋察冀野战军领导机关。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分别任第一、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第二纵队(陈正湘、李志民)、第三纵队(郑维山、胡耀邦)、第四纵队(曾思玉、王昭),成立了炮兵旅(高存信),地方军区有冀中军区(孙毅、林铁)、冀晋军区(唐延杰、王平)、察哈尔军区(萧文玖任副司令员、刘杰任政委)。朱德分别与野战军主要领导人谈了话,要求在保北战役后野战军全部领导人到职。还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后勤司令部,赵尔陆任司令员,黄敬任政治委员。
青沧战役是在6月12日夜间打响的。按预定计划,在新成立的野战军领导人的直接指挥下,二纵队和渤海军区的部队攻击沧县,三纵队攻击青县、唐官屯,四纵队攻击兴济、姚官屯等地。战役仅进行了4天,在冀中军区、察哈尔军区和渤海军区地方部队的配合下,歼灭河北省保安第六、第八总队全部,第三总队大部,共1.3万余人,解放沧县、青县、永清三座县城,控制津浦铁路陈官屯车站以南80公里,从而威慑天津,震动北平,迫使原拟增援东北的平洋之敌不敢出关,支援了东北解放军。
紧接着的保北战役,于6月25日晚打响:第二纵队包围徐水,第三纵队包围固城。二纵队仅用一昼夜攻克徐水,全歼十六军的三二五团,接着三纵队拿下固城,全歼九十四军一二一师的主力三六二团,并歼灭敌援兵200多人,是役, 12天内共歼敌8270名。
聂荣臻实行大踏步进退、自己选择战场迫敌就范,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的局面,从而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正太、青沧、保北三战三捷,就是战局转变的明显标志。
打完保北战役,聂荣臻回到阜平。